第 33 章(1 / 2)

陳係忙昏了頭,他原先正愁著考慮把手裡一個項目推後檔期播放,免得撞上其他公司的作品搶不到好檔期,也容易影響作品宣傳效果。

這件事剛起了個念頭,公司正打算找人問問近期網絡平台的近期流量情況,隔天趙曜就給他推了個聯係方式,讓他有項目可以聯係這人問檔期。陳係探聽過情況,現在各個公司壓著沒播的項目不少,這一有空餘的檔期都爭破了頭,更何況近期各大衛視黃金檔基本都滿了,哪還有空餘的檔期?

結果他抱著隨便問問的想法加了人家負責人,負責人就說讓他選個時間帶項目到電視台,說是下個月有空下來的檔期。

???還真有!

這一來,本來還打算推遲時間的陳係瞬間加了個馬達,連夜趕工奔去y市商量檔期的事了。

等到上飛機前,他才想起來還沒跟趙總說情況,就臨時給趙曜發了vx,並詢問趙大佬是怎麼知道有空下來的檔期的?

趙大佬的解釋普普通通,說是之前馳宇被踢下來,然後找裴影帝要的位置。

說得十分輕巧,就好像是飯後喝水那麼簡單,完全不知道外邊現在為了檔期爭破了頭。

陳係長歎一聲,感慨望天,他本來想著接了趙總的投資,後邊的業務得做得更好才能對得起趙總的寬待,結果他鉚足勁努力,還不如大佬揮揮手送來的資源。

背靠大樹好乘涼,他總算體會到時時刻刻都能抱大腿的快樂。

“哎,算命之前說我這幾年大凶,有坎得邁,會走一段時間下坡路。”陳係感慨道:“結果我這走下坡遇到神仙,這下路都不用走,坎也不用邁,一路被帶飛。”他打算一會就把算命先生的聯係方式給刪了,江湖騙子,儘騙他錢。

陳係的秘書也跟了他好幾年,知道前段時間暉華有多不容易,他道:“確實多虧了趙總,要不然我們這個項目拖太久,跟之後的項目撞上也不好安排檔期。”

“可不是嗎?”陳係整理了下西裝領帶:“所以這到手的機會還是得搶下來,不然就白廢趙總扶的這一手了。”

秘書點頭,又疑惑問:“其實我想不明白趙總為什麼突然想投娛樂圈,以趙總的資質足以在金融圈風生水起,比我們圈子更賺錢的地方不少,怎麼就挑中了暉華?”

“這件事我也納悶,不過他的心思一向很難猜。我問過緣由,好像是圖我們這圈子比較輕鬆,不用管太多事。”陳係想了想道:“趙總這人,不太喜歡管事。”

確實不太管事,這段時間來去公司的次數屈指可數,連著項目書都是陳係送上門去。

陳係覺得,可能公司裡那些舉足輕重的項目放在大佬麵前,還不如明星演得青春劇來得有趣。

-*

《聲》已經確認定檔,各個選手的微博也被翻了出來。季鶴宇以前有個看沙雕微博的小號,後來經紀人給他申請了個新的賬號,並讓他定期在上邊營業。

就當網友們熱衷於挖掘寶藏男孩女孩的時候,季鶴宇這邊出了點狀況。

這問題就出在季鶴宇發的微博上邊,他裡邊有張照片是彈吉他的照片,是在進入公司宿舍的前拍的。本來沒什麼問題,然而有的網友卻發現圖片背景中出現半張高達百萬的名家畫作,關於季鶴宇出身富二代或是後台很硬的傳聞馬上就傳了出來。

然而季鶴宇並不是什麼有錢人,那張高大百萬的名家畫作隻是趙大佬公寓裡掛著用來裝飾的畫,完全跟季鶴宇搭不上邊,隻能說是網友的眼睛太亮了,靠還沒半張的畫都能看出花樣來,這也是季鶴宇經紀人完全沒想到的事情。

微博是經紀人把控,這段時間季鶴宇也忙著參加節目比賽,這張照片在發出來之前也是審核過,發的時間也在《聲》的消息傳出來之前。當時經紀人翻著季鶴宇手機相冊打算找找能用的舊照,就看到這張拍得唯美的照片。

詢問的時候,季鶴宇說是在趙曜家練吉他的時候,管家王叔隨手拍的照片,後來發給了他,也就隨手保存起來。

照片的構圖很好,經紀人確認沒問題後就發上微博,卻沒想到就是背景裡半邊掛畫直接給人看出矛頭來。

經紀人馬上打電話給姚助理確認情況,結果那畫真是百萬真跡,是趙總母親的私藏品。

誰能想到大佬家牆上看起來像是裝飾的畫,居然能搞出這麼些事情來!

本來這沒什麼事,因為半張畫證明不了什麼。

可關鍵在微博上有個搞畫作鑒定的知名博主意外看到這條微博,轉發後表示從照片裡來看確實有點像是真跡,不過還是得看全圖來確定。

這話一出,有的網友就去扒拍賣會的事,隻查出這件畫作被匿名收藏,神秘感頓時upupup就上來了,一下子引起了部分網友的注意,都開始猜測這個唱高音的小哥哥是不是富二代。

但有的人是好奇,有的人就是開始質疑季鶴宇是個花瓶。

《聲》播出的第一期效果不錯,節目組看到季鶴宇有紅的趨勢就給了不少鏡頭,然而正片輪到季鶴宇上台是在第二期,沒想到正因為這個,網友們開始質疑季鶴宇有沒有後台,甚至還有在暉華文化的官博底下直言發問季鶴宇是不是趙曜送進暉華的?

暉華文化當機立斷,經紀人也在評論中澄清,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針對此事做了回應。

然而網友對八卦一如既往好奇,看到個苗頭就忍不住深扒,甚至營銷號也下場了。

八卦小哥:關於最近某檔熱播綜藝的素人小哥哥,據悉是暉華文化的簽約藝人,原先是s市某酒吧的駐場歌手,聽說還跟暉華高層有點關係。[圖片][圖片]

一張圖片是昏暗的酒吧裡,季鶴宇在台上彈吉他唱歌。

而另一張則是在暉華公司大樓樓下,季鶴宇上了某輛豪車。

【臥槽?jhy嗎?】

【我看到不少妹子在吹捧他是富二代。】

【我納悶了,實話實說,季鶴宇沒炫過富吧?】

【有一說一,季鶴宇的微博確實沒營銷過有錢人設,也不知道哪裡傳來的富二代。】

【不是說他拍的照片裡有百萬真跡嗎?】

【就那半張圖能說明啥啊,一張照片就能判斷出百萬真跡,你們的眼睛比專家還牛。】

【如果不是富二代,會在公司樓下坐豪車???】

【那不說富二代人設了,季鶴宇有後台是真的吧?我朋友圈內人,說暉華四五年沒簽新人,會簽一個酒吧素人?】

【暉華不是換高層了?萬一人家搞改革捧新人呢?人家藝人啥事也沒做,上個節目被你們噴成什麼樣了?】

【有件事還真想多說一句,聽說這個季鶴宇就是趙曜捧出來的,你說他跟趙曜什麼關係?】

鋪天蓋地的通稿傳來,《聲》這次選手陣容中也有其他公司的要捧的新人,季鶴宇幾乎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暉華及時發了澄清聲明,但也壓不住各種傳言,甚至有人把暉華簽約季鶴宇的按在了趙曜的頭上,還開始傳兩人之間的不實緋聞。

暉華公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看到這頭都炸了,他們公司的陳總除了體重不理想,外貌也算得上頂頂帥哥,傳緋聞傳誰不好,總要扯到他們的財神爺趙總身上???

“壓了,全都壓了。”部門主管氣到頭昏,“營銷號是哪家下場的,都給我查清楚。”

工作人員戰戰兢兢:“主管,我們可能被人搞了,這好像不止一家營銷號下場……”

-*

s市私人醫院。

主治醫生正在給趙曜確認骨折的恢複情況,裴明瞻則是拿著檢查報告在看,時不時與主治醫生確定情況。今天趙曜是來醫院拆石膏,前幾天跟裴明瞻聊天的時候提到這事,今天裴明瞻早早就過來接他。

姚白低聲問:“裴影帝最近咋這麼積極?”

趙曜淡淡道:“他說我之前受傷的事有他的原因,後續治療他想跟著,有問題好及時治療。”

姚白不理解,那時看起來傷得重,其實隻是劃破了,並沒有多大事。

怎麼裴影帝比他還積極?

跟醫生說完話,裴明瞻緊皺的眉頭鬆開,同趙曜道:“我去樓下拿藥。”

趙曜點頭。

裴明瞻就跟著護士出去了。

姚白本來是當司機來著,結果裴明瞻一來,他就跟個閒人似的隻能陪他哥坐在一邊說話,閒著沒事就嘰嘰歪歪說起小季的黑料,說到了網上傳季鶴宇富二代那件事。

趙曜有點意外,“之前不是把這件事壓下去了嗎?”

“是啊。”姚白自從開始在暉華上班後,連著娛樂圈內的八卦聽了不少,“這件事怎麼跟你解釋呢,《聲》這檔節目也算是老節目了,近幾年的收視率下降,新換的導演搞改革。”

“國內選秀這兩年起來了,老節目想多弄點新花樣,這次宣傳就偏向於選秀那個風格。當然整體的比賽機製沒變,不然小季也不會去。”姚白長歎一聲:“可就是因為這個,所以事情就來了。網友還是那一批,有的人不滿新導演組改革,而選秀粉帶來了選秀那一套,連著選手背後的公司也開始營銷。”

趙曜明白了,“小季隻是剛好碰上。”

姚白點頭:“就是這樣。”

“那這圈子挺排外的。”趙曜笑笑:“之前暉華快撐不下的時候,其他公司想趁機瓜分資源,而現在暉華有起來的趨勢,他們就想抓住機會打壓。”

“我也納悶這點。”姚白看向趙曜,“你說之前馳宇搞我們的時候下場可不咋樣,他們咋還有膽子來碰我們暉華的藝人嗎?就不怕跟馳宇一樣?”

“你弄錯了一點。馳宇那件事主要的矛頭在迷影劇組上,這裡邊牽扯到好幾方人,可針對小季就不一樣了。”趙曜看著醫生給他拆石膏,繼續道:“針對迷影劇組得罪好幾撥人,針對小季隻得罪暉華。而且在目前的局勢來看,暉華不算是個有強硬後台的公司。”

姚白問:“可老板不是你嗎?”

趙曜淡淡道:“我確實是暉華的老板,如果我還在趙氏集團工作的話,他們會考慮到趙氏的原因而選擇避開暉華,但是現在我在趙氏集團無權無勢,隻要利益不會跟趙氏衝突,他們就不擔心趙氏會找上他們。更何況……”

“更何況什麼?”

趙曜道:“打壓暉華不止一撥人吧,這麼多人一起下手,你覺得我找人算賬的時候該找誰算?”

姚白恍然大悟:“所以他們是商量好一起下手的?”

“大概是這樣吧。”趙曜笑笑:“但是手段還嫩了點,我確實難對所有人下手,但是覺得趁這機會打壓就能扼製暉華發展的話,那還真是他們想多了。”

姚白聽完趙曜這番話,心裡不覺安定了不少,“之前陳係也這麼說,他說這個打壓隻是小事。”

網上輿論最大的那個時期,陳係剛從y市談完項目回來,聽說這件事後隻是讓公關部的人盯著熱搜準備隨時壓黑料,而主要的目的還是想等第二期《聲》的播出。

不實言論可以澄清,但是季鶴宇的表現卻事關重要,萬一他在《聲》的表現上一般,那也就坐實花瓶的傳聞。這是多少通稿都難以洗回來的大眾印象,所以節目的表現就事關重要。

藝人能站得住腳,能給公司帶來更多的利益,才可以砸資源長期扶持。

“未播放的節目我們這邊也隻能了解個大概情況,我們認為的表現效果跟大眾眼裡的看法不一樣。國內娛樂圈說到底也是個市場,有些事情光靠砸錢營銷未必能捧起來,其實看得還是觀眾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