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機甲分532???
新進來的網友看到這個情況直接懵圈, 昨天KID進行結算的時候確實是排名第一,可他們的機甲分隻有195分。
淘汰賽一共32個賽道,其他賽道的賽況也很激烈, 像是疾風戰隊所在的賽道第一天也淘汰了將近170數的機甲, 跟KID的成績很接近,隻是網友們沒想到的是才隔了一天過來看KID, KID的機甲分就已經跟第一天的時候徹底拉開距離, 他們是怎麼做到一天之間從195分攀升到532分的?!還有信號塔這邊怎麼回事,怎麼那麼多人往外跑?
【???怎麼回事?】
【機甲分532, 離譜也不能這麼離譜啊, 太誇張了吧?】
【這說來話長, 我們也覺得離譜……】
網友們分不清狀況,隻能翻回去看直播間的錄播回放。
時間回到21個小時之前,KID結束休息,從舊商業中心出發的KID一路往信號塔的方向前進。
信號塔作為第四島的中點,它的建築麵積非常高,柯澤浮島是被重度汙染的廢棄區域, 第四島更是整個浮島區域的中心城市,這座曾經柯澤區域的地標塔至今還亮著光, 路過的機甲遠遠就能望見那個建築物。
參與柯澤浮島的參賽隊伍一共4159支戰隊,其中被分配到第四島戰隊隻有485支。從機甲師們進入登記區域登記的時候, 是可以看到整個柯澤浮島所有的躍遷坐標。
任何一隻隊伍,都不知道自己會被分配到哪個躍遷地點。
躍遷發配隨機, 可每個汙染區能搭建的躍遷地點是固定的。
季青鋒問:“那我們直接去信號塔那打一波嗎?”
林垚擔憂問:“信號塔那真的有人嗎?會不會我們機甲過去的時候,他們人就散了。”
“那倒是不會,信號塔是整個柯澤浮島第四島的中心點,從初始躍遷坐標密集程度來看的話, 周圍躍遷機甲最多的就是信號塔跟舊商業中心。”
霍焱看著地圖說道:“沉臨的分析是對的,如果我們想要打架隻能往信號塔去,但就是不知道我們過去那邊打成什麼樣了,實在不行就等其他島隔離罩關閉後,我們過去那邊打。”
信號塔也如同舊商業中心,是整個第四島交火激烈的地區之一,甚至它的激烈程度要比舊商業中心要更強幾分,因為大部分躍遷坐標中交彙最密集的位置就在信號塔周邊。
運氣好點,他們趕過去的時候正好遇到交火。
運氣差點,就是他們過去的時候人已經散了。
“直接過去不行,有點吃虧。”應沉臨忽然說道:“我們得繞點遠路。”
林垚:“繞遠路我們走過去不就更慢了嗎?”
“隻要這條路我們遇見的人多就行了。”應沉臨說道:“淘汰賽不是要拿更多分嗎?”
季青鋒一聽來了興致,“繞遠路還能拿更多分?”
應沉臨標注了地圖上好幾個坐標位置,“我們按照這個方向走。”
直播間的觀眾們好不容易看到沉寂許久的KID開始移動了,在彆人交火作戰的時候,他們頂著優秀的戰績開始休息,擺爛了將近7個小時,直播間的觀眾都跑了一部分。
現在見KID前往的方向是信號塔,網友們覺得KID終於準備開始乾活了,擁有上帝視角的他們看得最清楚,信號塔周邊就是現今交戰最激烈的地方了。
在先前KID跟烽火交鋒的那段時間裡,信號塔那邊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戰鬥。第一天時間結束的時候,整個第四島淘汰的戰隊從最開始的485隊縮減到275隊,其中有將近120支隊伍都是在信號塔周邊被消耗的。
直播間的人不知道KID討論了什麼,隻是KID在前往信號塔的時候,他們才發現KID走的路徑有點不太一樣,他們沒有按照舊商業中心往信號塔的直線路徑走,而是彎彎繞繞經過了柯澤浮島第四島多個位置,繞了一條最遠的路過去信號塔。
KID的人是不是傻,現在信號塔那邊要打架,繞遠路過去不是浪費時間嗎?
【他們這個路線怎麼奇奇怪怪的?】
【去信號塔不是直接去更快嗎?】
隻是這樣的疑惑就隻停留了半個小時,直到他們看到KID遇到第一台落單機甲,而這台機甲撞入滿編滿戰力的KID的包圍圈。
【這台機甲的運氣也太差了吧?】
【從信號塔逃出來,這就撞上KID了?】
然而有了第一台,很快就有了第二台,緊接著網友們忽然發現從信號塔那邊戰損或者落敗的隊伍,大多數居然選擇了KID所繞遠的這一條路。
解說看到這驚訝道:“KID這是在算路線……?”
算路線,這是在淘汰賽裡最常用的戰術之一。
淘汰賽是積分賽製,這不是說戰力雄厚就能取得勝利,最關鍵的還要看能拿到的機甲分多少。
它不比晉級賽或者排名賽那種幾隻戰隊擠在一個汙染區裡,走南走北找不到對手,淘汰賽因為戰隊密集、區域劃分導致戰隊間彼此的交鋒概率提升,而它跟其他賽製的打法不太一樣,淘汰賽想要贏,就隻能遇見更多的機甲,拿到更多的分數。
資曆雄厚的機甲戰隊會從入場的時候就在計算行走的路線,走哪條路會遇見更多支隊伍,才能獲得更高的勝算。躍遷坐標具備可計算性,從各個坐標的交彙範圍能圈定具體的激戰地區,這時候強隊過去就能收割一波,就像在其他淘汰賽道裡,疾風、YDS的強隊就是利用這種方式快速地計算出最優方案。
隻是習慣KID胡亂打架,這頭一次看到Kid居然動腦子算前進路線?
【算路線能把對手都算進路裡?】
【這怎麼算的?】
疾風的主教練看到這一幕,頓時反應過來:“不對,他不是在簡單地算路線,KID的指揮在計算從信號塔裡撤退的戰隊路線,他們前進這個方向都是按照撤退路線算的。”
正常算路線是來計算交鋒地點交戰,可KID這波算路線多了一步,他們確實在往信號塔走了,可他們是沿著其他戰隊從信號塔撤離的方向往前走的,這也就意味著沿著這條路線,他們不僅能到達信號塔,還能沿著路線一路清剿那些因為機甲耗損避戰的戰隊們。
“可這能算出來嗎?”疾風負責人問。
主教練當即就把現場地圖拉了一個表,“信號塔那邊聚集的都是打架的戰隊,淘汰賽目的是拿更高積分,所有戰隊是在避免己方損失的情況下爭取獲得更高積分來提升排名。”
“你如果是撤離的人會往哪個方向撤退?汙染物多的地方不去,障礙物少的地方不去,可能爆發交戰的地方不去……”主教練把地圖上涉及到這些信息的位置劃掉,“信號塔東麵的位置肯定沒人過去,那邊有汙染物出沒。北麵建築物少,都是不適合躲藏的矮小建築物,剩下就是西麵跟南麵。”
副教練:“而且烽火原先走過來那條路必定是清剿過一次,其他戰隊不知道烽火的路徑可能會避開未知道路,可KID知道……那麼他們能走的方向就信號塔的西南方向。”
把所有坐標劃完,他們驚奇地發現這與KID所走的路線多半一致,隻是KID的路線要更詳細。
疾風主教練看著這一幕說道:“KID的指揮,這一步走得厲害。”
不一定所有戰隊都會選擇這條路撤離,但肯定會有戰隊選擇最優的路線撤離,KID指揮算的就是這一步,他沿路分析其他戰隊的撤退時路線選擇的心理,從而沿著他們撤離的方向往前走。
前進的過程,就是交戰。
果不其然,在KID遇到第二、三台機甲後,直播間的人觀眾們突然發現從信號塔撤離的隊伍,隻要選擇往舊商業中心方向前進的隊伍,幾乎都與KID選擇的路線重疊在了一起。
剛剛經曆過交戰受損的隊伍遇上滿編戰力還休息了7個小時的KID,那無疑是羊入虎口。
【我靠,要不是有賽時係統,我都以為他們開了透視眼。】
【這直接沿著一路收割上去啊!】
淘汰賽的戰隊來自曙光星係各地,戰備水平參差不齊,弱隊相對較多,機甲或多或少都經曆耗損。KID連烽火那樣的戰隊都擊敗了,再遇上曙光其他小戰隊,根本沒人能攔得住他們。
KID一路走的一波肥,路上遇到什麼戰隊就跟什麼戰隊開戰。
走了多長路,就沿路拿了多少機甲分,這一趟遠路繞得相當值,等他們到達信號塔的時候,一路上已經拿了將近50個機甲分了。
一進信號塔,KID故技重施,把之前在舊商業中玩過的那個套路重新再玩一次。
套路不在新老,隻要柯澤浮島裡有人沒上過當,這套路依舊能玩。
信號塔這邊原本就已經經曆過好幾次交戰,現場的機甲或多或少都存在耗損,各隊機甲僵持的局麵勉強維持住,KID這一加入直接把這個局勢給攪和攪了起來,把相互牽製的局麵重新打亂,場上所有人都分不清炮火是哪邊打來的,又是哪些戰隊。
一波亂來後,整個信號塔周邊局勢完全變了個樣。
但信號塔這邊的戰隊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在信號塔這邊待的時間久,除了一些實力不行的小戰隊被KID一攪就亂,一部分稍有實力的戰隊很快就確定KID上空幾台機甲的位置,並想辦法繞後包抄。
KID這渾水摸魚的計策好用,但是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所有機甲太分散了。
一旦有機甲的位置暴露或者被盯上,那麼那台機甲就完全是甕中之鱉,很容易就被其他人包抄。
見到其他戰隊有所行動,直播間網友們原以為KID的強盜行為會受到其他戰隊的製裁,卻沒想到當其他人開始繞後準備包抄高空KID遠程機甲的時候,KID的機甲們似乎發現了這個問題,早在其他戰隊行動前就拉開了距離,利用信號塔周圍的地勢開始躲避攻擊。
而且因為KID六台機甲都是分散的,反應過來的戰隊基本上隻追離自己最近的KID機甲打,結果問題就徹底暴露出來了。一共有六台機甲目標,可場上意識到KID問題的戰隊各自提防,戰火都是分散的,眼見著就要轟中KID機甲,KID一眨眼就躲到他們看不到的視野盲區,後續攻擊跟不上,直接讓人給逃了。
再加上還有一些沒有反應過來的戰隊在持續地進行炮火輸出,導致信號塔周圍都是烏煙瘴氣,他們鎖定KID沒多久,就被其他人搗亂弄丟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