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可不稀罕那些虛的。”許氏麵色微沉,語聲也變得肅然起來:“再者說,咱們也用不著攀龍附鳳。真真是狗眼看人低。”
“我們是這樣想的,可彆人卻未必這樣看。”許老夫人歎了一聲,“國公府的身上,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呢。”
許氏點頭應是,又轉向陳瀅,真心誠意地道:“好孩子,今兒多虧了你,若不是你當場跟長公主說了那些話,彆人還以為我們陳家要怎麼著呢。”說著她便又紅了眼圈兒,拿帕子按著眼睛:“隻苦了我們漌姐兒,平白受了一場無妄之災。”
元嘉帝是個孝子,雖非蕭太後所出,但從他登基到現在,蕭太後卻是幫了他不少的忙,這對皇家母子之間的感情亦頗深。
無論元嘉帝是有心試探、還是真有此意,國公府都不應該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陳瀅今日明麵上得罪了長公主,暗裡卻是得罪了蕭太後,想必元嘉帝看在眼中,亦會有所考量的。
“我們陳家,隻做直臣。”許老夫人如是說道,語聲很是鄭重。
成國公府並無攀附之心,更沒打算借皇權張勢,陳瀅算是把這個意圖表達清楚了。
“隻是,長公主到底也是陛下唯一的妹妹,咱們還是把人給得罪了。”許氏此時便說道。
她已然收了淚,正蹙了眉心,麵上滿是憂慮:“太後娘娘最是護短,縱然這事兒不是我們起的頭,但長公主的麵子卻是真真折了去。太後娘娘一定會怪罪到咱們身上。到時候少不得要進宮請罪,息了她老人家的怒火。”
她說著便歎了口氣,似有若無的視線掃過陳瀅:“三丫頭,你可得做好準備,長公主府那一頭,隻怕你還得去露上一麵,才能將麵子圓轉過來。”
這一趟總歸是免不了的,此事不與太子選妃之事相關,陳瀅確實是失禮在先。
她話音落地,許老夫人便看住了她,忽然開口問:“老大家的,你知道瀅丫頭為何要將事情做絕?”
許氏怔了一會兒,柔聲道:“三丫頭這麼做,無非就是表明我國公府的態度罷了。隻這法子到底偏激了些,長公主府那裡,總要給個說法才是,不然也顯得我們太囂張了些。”
許老夫人定定地看了她一會,麵上劃過了一絲極淡的失望,轉向陳瀅:“三丫頭,你來說。”
陳瀅應聲起身,恭敬地道:“是,祖母。”
說罷她便看向了許氏,語聲平靜:“大伯母,長公主那裡,我們還真不能軟下身段兒,不為彆的,單為了大姐姐的名聲,國公府也必須強硬到底。”
許氏噎了噎,旋即大怒。
二房想要出頭她沒意見,但他們不該踩著長房的臉麵,更不該拿陳漌的名聲做伐子。
“三丫頭,話可不能這麼說。”她立時說道,和婉的臉上是一派恬靜,宛若與世無爭:“你這回幫了漌姐兒一個大忙,大伯母很承你的情,也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可大伯母還是得說你,你那些話委實太過了,說句不中聽的,你今日的表現,根本有失體度、更有失我國公府的氣派。我們在外頭走動的內宅女眷,自有一套說話的法子,如何能像你那樣直來直去的?雖說你是好心,但好心卻辦了壞事兒,言行更是偏激,有失中庸之道。”
到底是世家出來的,開口閉口便是聖人中庸之道,雖然言辭和婉,但題中之意卻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