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球員最後一次來到更衣室,米勒沒有做出他的臨彆演講,他似乎真的變成了一個靦腆內向富有教養的人。
“能和你們一起共事,也是我的榮幸,去年的冠軍很甜蜜,今年的結果也不錯。”米勒說,“明年再來來吧,兄弟們。”
之後,克萊爾帶著米勒和謝候出席新聞發布會。
他恭喜了活塞,從拉裡·布朗,到活塞的隊員以及管理層,一頓客套話下來,記者急急忙忙地將重點轉移到米勒身上。
問題隻有一個。
米勒給了他們想要的答案:“是的,我的籃球生涯將在今晚終結。”
他的回答就像他的三分球,直接,乾脆,記者連迂回的餘地都沒有。
結束了,屬於米勒的時代。
坐在他身邊的謝候,不知不覺間接過了屬於米勒的權杖。
有記者問他:“和雷吉做隊友,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謝候苦笑了下,發揮他的幽默感道:“意味著每天都會挨罵。”
雷吉·米勒,貫穿步行者隊史的名字。他是麥克吉尼斯之後,步行者隊加入NBA近三十年來最有分量的名字。
身為九十年代的天下第一射手,米勒的神奇,令人窒息的殺手本能,早在1994、1995兩年已傳為神話。
1994年米勒東部決賽第五場第四節狂飆25分,把一身匪氣的斯塔克斯打到精神崩潰;1995年米勒對尼克斯傳奇的8秒內8分,以及東部決賽對魔術。負責對位米勒的丹尼斯·斯科特對媒體承認,他的任務不是防得米勒一分不得,而是“彆讓他打出傳奇的比賽”。
那年的季後賽,斯科特死纏米勒,同為相遇聯盟的神射手⑴,米勒第一場26分,第二場37分。
⑴短三分線時代的神射手代表人物,最傑出賽季場均進3.3記三分,命中率42.5%。
斯科特所能做的,也僅是“不讓米勒打出傳奇比賽”而已。
最體現米勒之能的,是係列賽第二場,當奧蘭多人以為大局已定時。
米勒忽然蘇醒,一記三分命中,奧蘭多觀眾依然杯弓蛇影,全場驚竦的尖叫“NO!!!”
好像米勒隨時可能投一記值十分的球,讓大局瞬間逆轉似的。
那聲尖叫,凝聚了全聯盟對米勒的畏懼,那滲透骨髓的陰冷。
全世界都知道:米勒就是這樣的球員,隻要他的一個三分,步行者全隊就能夠從死氣沉沉中還魂複活。
球員時期與米勒之間隻有憎恨和嫌隙的喬丹是這麼評價米勒的:“隻要步行者得到球,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米勒。越到比賽末尾,他越會投進讓你意想不到的三分球。”
喬丹說完這句話的第二天,米勒在季後賽推開他,投進了那記經典的三分。
他的職業生涯將在今晚結束,以一場失敗。
曆史會遺忘掉某些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人們記住某些事實。
1991年,喬丹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沒有超級中鋒壓陣便帶隊奪冠的核心得分後衛;
1992年,滑翔機也差點完成此偉業,但遇到喬丹;
如果不是遇到登峰造極境的鯊魚,米勒在2000年也可能完成這項壯舉。
如果我們要談論曆史上最偉大的射手,那麼伯德、雷·阿倫以及小球時代的那些人都可以跟米勒開一個茶話會。
但一個純射手作為核心,帶隊一而再、再而三殺到分區決賽,甚至總決賽?
我發誓,我打賭,再也沒有了!
雷吉·米勒,他不隻是百步穿楊的神射手,他是一杆獵獵燃燒的旗幟。
球迷談論他三分球的時候,經常忽略的一些事:三分球能夠為他得到25000+的得分,但作為印第安納這支旗幟的心臟,這個與偉大對抗的殺手,卻能夠讓步行者在90年代,在21世紀初,穿插在季後賽的此端與彼端,讓他的對手顫抖,讓他的球迷興奮與驕傲的記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