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越想將其他人都串聯起來,越容易犯錯。
下半場的第一球,他的突破隻入一步就被謝候和傑夫·福斯特的協防唬住,雙手收起球扔向外線。
巴尼亞尼柔軟的接球手漏接了皇帝的妙傳。
皮球摔出界外。
“我們已經落後15分了,這個失誤簡直是雪上加霜!”尼克斯的主場解說員沃爾特·弗雷澤,和ABC的解說不一樣,他的立場堅決站在尼克斯一邊,看見失誤,他的比賽的前景越發失望了。
ABC的幾位解說從技術層麵剖析詹姆斯的失誤。
“其實,讓LBJ專職控衛並不是最好的決定。他缺少控衛本能。”馬克·傑克遜說出了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他更適合成為拉裡·伯德那樣的全能前鋒。”
“我同意。”範甘迪點頭說。
邁克·布林問出觀眾所關心的問題:“什麼是控衛本能?”
“放低自己的位置,在手上沒球的情況下依然能用嘴巴來協助隊友跑出好戰術,這是最基本的。但,如果LBJ手裡沒球,我們就隻能看到他雙手叉腰站在弧頂無所事事。”傑克遜的話聽起來有些尖銳,卻是客觀存在的問題。
雙手叉腰站在弧頂無所事事——這一形容無疑是有失偏頗的,但並非完全不符合情況。詹姆斯的身上確實存在手裡沒球就隱身的情況。
同樣的情況,在謝候身上是不存在的。
他的射術可以讓他穩定地拉開空間,隊友不擔心他會被人放空。
經過幾個賽季的反複測驗,已經沒有球隊會把謝候當成可以放空的球員,那種事情隻在他的新秀賽季和二年級賽季發生過。
第三賽季和第四賽季的得分表演,給聯盟與世界帶來的震撼都是非同凡響的。
球迷基本可以肯定,他和科比,是邁克爾·喬丹之後最能得分的兩名球員。
至於誰的得分能力更強,則是個謝蜜和科蜜相愛相殺到天荒地老,最終後者的球迷被前者的球迷以事實擊潰的故事了。再怎麼說,謝候上賽季季後賽從頭到尾場均41分,甚而有過首輪場均50分的神跡,這不是科比的球迷張嘴81分>80分就可以壓過的。
回到比賽,謝候依舊不怎麼摸球。
他的隊友正在習慣由自己當家做主的日子,且看這一球,帕帕盧卡斯叫擋拆突破,巴尼亞尼被拉了出來,奧尼爾不在場上,為尼克斯提供禁區防守的是肖恩·威廉姆斯。
此人場均可以送出0.4次封蓋,數據來看不如巴尼亞尼,但他的場均上場時間隻有15分鐘,如果把他的上場時間換算得和巴尼亞尼一致的話,二者的蓋帽效率差不多。
威廉姆斯身兼守衛禁區的職責,他的做法卻像個膽小鬼,不敢和帕帕盧卡斯對抗。
希臘人遇此防守,全無懼色,快速地攻進一球。
51比34
尼克斯落後步行者17分,微笑刺客把手放進嘴裡吹口哨。
那是明確的戰術口號,讓詹姆斯單打。
奧尼爾不在場上,巴尼亞尼還能拉開空間,他們表明態度,要給詹姆斯最好的進攻機會。
詹姆斯聽之任之,動起手來堅決果斷,叫擋拆,遇見協防,果敢地拔起,缺乏觀賞性但行之有效的急停後仰跳投命中。
36比51
“亞瑟,你越打越回去了。”詹姆斯為他這一球而驕傲,“我根本就不需要像你這麼縮手縮腳。”
謝候輕笑道;“要是每個落後15分的人都像你這麼硬氣的話,NBA就沒有垃圾時間了。”
對方放狠話的時候,隻要形式對你有利,完全可以擺事實講道理,讓他有口莫辯。
詹姆斯方才的投籃固然漂亮,卻也隻是將分差從17分縮小到15分,而已。
謝候的無球狀態像《獵場》一樣漸入佳境,但他不會跟胡歌一樣聲稱這是他的最佳狀態⑴,帕帕盧卡斯叫擋拆戰術。
⑴胡歌演完之後表示一段時間走不出角色。我看完之後也一段時間沒走出來——為什麼會有這麼爛的電視劇?
謝候上前,和希臘人一擋。
希臘人正在尋找叱吒歐洲的感覺,他可從來沒在NBA的賽場上得到這樣的權限。
謝候擋完就拆,希臘人角度刁鑽地送進擊地球。
謝候抓球,單手一運,收球,全程單手,踩著油漆區跳起,巴尼亞尼難得有保衛禁區的決心,但他實在不走運。
全程單手持球的謝候,麵對巴尼亞尼全不換手,隔著意大利麵條般柔軟無阻力的身體劈進一記流星墜地般的怒扣。
“嗶!!!”
英勇無畏的防守不但沒能成功防住對方的進攻,還被吹了犯規,這就是巴尼亞尼們什麼會討厭防守。
裁判先生有時候真是太不體貼了。
“勒布朗,你說誰縮手縮腳?”謝候自信地亮出他的肌肉,這可是硬碰硬的一球,儘管巴尼亞尼是軟蛋,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他身上隔扣的。試問你如何去隔扣不防守的人?
加罰得分,54比36。
“明明尼克斯的得分勢頭沒有停止,步行者卻把比分越拉越開了。”
“不妙啊,情況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