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候的背打因暴力而為人所知。
由於之前改打大前鋒,他的錯位背打慘劇推遲上演了兩個月。而且,他還加練出了低位腳步,平時儘量會多用些腳步來打球。暴力背打,是“吃人”用的。
馬刺球迷噓了謝候數分鐘,等到他們的隊醫上前查看,吉諾比利才恢複了意識。
他在落地的時候腦袋碰到了地板,一時天旋地轉,沒反應是正常的。隊醫做了緊急的測試後,確認阿根廷人無礙,比賽繼續。
謝候的進攻打出了馬刺的火氣,吉諾比利收斂了起來,不再戲謔謝候。那麼做的代價太大了,他不確定他是不是能在承受一次。
馬刺急於反擊,命中率不高。
吉諾比利的外線三分,打鐵,該進的回應球沒進,隨即就陷入艱難的防守中。
步行者絕不會讓他們輕易地嘗試三分卻不付出任何代價。
謝候持球推反擊的速度之可怕,之驚人,讓現場的球迷都喊:“犯規!犯規!快對他犯規!”
吉諾比利上手,勉強拉住謝候。
“亞瑟擁有我見過的球員裡最可怕的進攻威脅,這樣的球員,步行者竟然讓他打了兩個月的大前鋒。不知道是我根本不懂籃球這項運動,還是世界進步的太快,我落後了?”埃利奧特略帶嘲弄地說。
如果馬刺擁有謝候,斷不可能讓他去打大前鋒。
被戰術犯規後重新發球,帕帕盧卡斯呼叫擋拆,剛要突一個。
鄧肯竟然主動逼搶,冒失地出手斷球。結果證明他不是冒失,隻是因為有斷球的把握,才會冒險出手。
鄧肯打飛了帕帕盧卡斯的球,隨之衝向前方,撿起被他撲掉的球,獨自運到前場。
他的速度快不過所有人,阿泰斯特跑了回去,站在鄧肯麵前阻擋。
還好鄧肯沒有加內特那樣的爆發力,不然場麵就難看了。
鄧肯與阿泰斯特發生激烈的身體衝撞,裁判自然而然給後者阻擋犯規,鄧肯上罰球線兩罰中一。
第二罰不中,步行者保護防守籃板,帕帕盧卡斯立即長甩。
換成以前,他可能不會這麼冒進。
他真的打出了信心。
馬刺的退防以阻擊謝候為主,對其他人的防守缺乏專注度。如此防守,看著嚴密,其實漏洞百出。
剛才傳球的帕帕盧卡斯趕到前場,無需交流,看見馬刺重兵包圍謝候就往籃下走。
謝候吊球,帕帕盧卡斯接球上籃得分。
謝候的反擊就像招牌一,馬刺的回應球由帕克主導。
他一路超車,後場到前場,外線過內線,跳起來閃過小奧尼爾的協防拉杆得分。
上賽季總決賽上戰成死敵的兩支球隊,在這場帶著恩怨宿仇的交鋒中越打越激烈。
7分鐘過去了,步行者隻領先2分。
打到第10分鐘,全程單防鄧肯的防守出了岔子。
鄧肯不可能一直解決不了單防,他開始放進那些近在眼前的機會球,馬刺反超了。
那段時間,恰好也是謝候被克萊爾換下場的時候。
馬刺的問題也是可見的,主力陣容年紀增長,角色球員天賦不足,有戰術紀律和默契,個人能力匱乏。
他們圍繞gdp縫縫補補小打小鬨是有道理的,至少在這三個人全部下滑之前,馬刺仍然不會失去核心競爭力。
馬刺領先3分,但接著,一個帶著憤怒的步行者又用三分把比分追平。
他就是丹尼·格蘭傑。向來沉默的格蘭傑,在謝候回到後衛的位置上以後,再次降成為第六人。
他似乎把情緒藏在心裡,不發泄出來,隻要上場就搶出手搶進攻,場均得分依舊保持在20分。
如果他能保持住現在的進攻效率和數據,年度最佳第六人肯定是他了。
馬刺本來打的算盤是趁著謝候下場拉開比分,結果格蘭傑的三分一個接一個,根本擋不住。
“他的手感已經連續保持了一個月。”
“過去的這個月,他場均投進3.3記三分,命中率45%。”
“如果按照一整個賽季來算,可能不顯眼,但就這個月來說,他的效率太令人驚訝了。”
阿泰斯特洋洋得意道:“這就是我的替補!”
謝候想到的卻是,換成是他,或者其他人,在自己有實力打首發,乃至成為球隊的進攻核心——最次也是箭頭——還會心甘情願地當替補嗎?
格蘭傑沒發作,一直沒發作。
他不抱怨,也不索要首發位置,場均30分鐘的第六人,出場時間和首發區彆不大,但首發和第六人,地位還是不一樣的。
如果他保持現有的效率,吃下這份球權,以此穩固自己的第六人地位,步行者是可以接受的。
隻怕他越打越好,最終無法忍受第六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