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維茨基擔綱主攻輪番在高低位出手,效率接近50%,第二節後6分鐘出手9次,命中4球,他的手感拯救了他的效率。
為了躲避步行者的協防,他更多地選擇在中遠距離投籃。
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封蓋他的人寥寥無幾,最多隻是乾擾他的出手。
他的手感不錯,這是他進攻選擇不佳但命中率仍然接近5成的原因。
執行更多的中遠投,就會彈出更多的長籃板。
為什麼都覺得小球時代的節奏快?長籃板基本都超出了內線的掌控範圍,後衛和側翼們抓住長籃板後接著就能打反擊,因此,小球時代的節奏快得不像樣。
諾維茨基的進攻選擇讓人提前體驗了一把小球時代的比賽節奏。
謝候策動的反擊,從發起到終結,節奏無可挑剔。
半場戰罷,小牛未曾縮小比分,反而因為防不住步行者的反擊,被擴大了分差。
59比45
14分的落後,這麼大的差距對許多人來說都都是不小的心理負擔。
基裡連科半場發揮出色,闊彆多日的複出,這一戰值得球迷放煙花慶祝。
半場14分5籃板2助攻2封蓋,他在許多方麵都幫到了球隊。
“安德烈,上半場的表現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到激動?”
“有很多,我必須要感謝我的隊友。”基裡連科直言道,“比賽剛開始的時候,我的投籃命中率不佳,他們始終相信我,讓我去進攻,承擔責任。他們的傳球讓我輕鬆的得分,我逐漸找到了比賽的感覺。”
記者繼續問:“你曾在對陣小牛的比賽裡拿下了生涯單場最高分,剩下的半場比賽,你有信心打破紀錄嗎?”
這一提問顯然是記者在開玩笑。
基裡連科聞言笑說:“那我可能需要40次出手,我不能這麼自私,亞瑟會把我打進傷病名單的。”
可以看出,步行者的化學反應非常之好。
基裡連科取代了入隊之後一直擔任首發的蒂姆·托馬斯。
托馬斯作為首發,防守能力雖然不能和基裡連科相比,但他有更穩健的三分射術,肮臟的動作習慣也為禁區增加了一道防禦網。
基裡連科剛回來就取代他的首發,評論家認為步行者有兩道坎要過。
一道是托馬斯的反應。
另一道才是基裡連科是否能讓球隊產生好的化學反應。
結果,托馬斯無所謂主力不主力,基裡連科此時的采訪,更加證明那支最好的步行者正在回歸。
小奧尼爾和基裡連科固然回不到從前的水準,但他們都願意放低身段,接受今非昔比的能力與定位。
“這是我本賽季第一次感覺,他們能夠完成偉大的三連冠。”鮑比·倫納德看完基裡連科的采訪後激動地說。
喬治·麥克吉尼斯抱怨道:“如果不是該死的奧本山世間,也許他們已經完成四連冠了!”
倫納德笑道:“或許吧。”
麥克吉尼斯沒想到倫納德竟然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鮑比,難道你有其他的意見嗎?”
“我這麼說你可能會感到驚訝,但是,如果沒有發生奧本山宮殿事件,也許步行者無法成為後來我們所熟悉的那支球隊。”
“那支球隊孤立無援,亞瑟狀態不佳,但他必須扛起每天晚上30次出手甚至40次出手的責任,身邊最可靠的球員是40歲的雷吉·米勒。”倫納德慎重地說,“我認為,那樣的環境鍛煉了亞瑟的心智,讓他知道nba不是那麼容易的。”
麥克吉尼斯沒能把陰陽怪氣的本事轉移到高談闊論上,需要辯論的時候,他詞窮了。
隻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就跟六老師一樣複讀機:“但我依然認為若沒有那些事情,三連冠早已達成。”
“這麼想或許對0405的馬刺不敬,但我和你的看法一致。”倫納德笑道,“如果2004年11月19號晚上的奧本山沒有發生那些破事,步行者絕對有實力捧杯。”
但是,那樣的步行者,沒有經曆過考驗的集體,在2007年的總決賽上,麵對那支窮凶極惡又正處於巔峰期的馬刺隊,可能也無法重現天王山和第六場的偉大。
這是倫納德心中的未吐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