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人的感覺就是獨,但一看數據,助攻數不少。這是個典型的持球核心,若是放到小球時代,他那種獨斷專行以一當十還能在人群中找到空位隊友的本事反而會成為寶藏。由於個子小經常需要搏命殺禁區的做法,也會使他的罰球再翻一番。皆時,40%出頭的命中率不再是槽點,因為他的球迷會抱著真實命中率和哈登的球迷決一死戰。
艾弗森打一號位,也是核心的打法,但不是納什和基德那種不吃球權的組織核心,他每場要消化20次以上的出手才能將威力最大化。
他一個人投20球,韋德也投20球,騎士打著全聯盟節奏最低的比賽,每場出手7到8次,而這兩位就承包了超過一半的出手數。
大包大攬的核心會讓角色球員迷失自我。
韋德失敗了許多次,他明白這個道理;艾弗森年紀大了,也過了和拉裡·布朗吵架的時期,他們都願意做出犧牲,但除了犧牲自己成全對方之外,沒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所以,第一節就發生了怪異的一幕。
韋德大力攻,艾弗森邊上看,其他人乾著急,步行者全力阻擊。
韋德的投籃不準,步行者便專門限製他的突破。06年之前,限製韋德的突破是可行的,現在則不可行。
隻要他願意,他可以撕碎任何的防守,前往他想到達的所有地方。
沒投籃手感的話,身為球星你應該怎麼辦?
韋德做出完美的示範,造犯規,衝擊籃板球,防守端多下功夫。
證明他在打法上做出改變的證明是他第一節五次走上罰球線,8罰6中,還搶下2個進攻籃板球。
艾弗森除了傳球,也會接住燙手的炸彈球執行投籃。
不衝鋒陷陣的他手感竟然還不錯,首節2記接鍋壓哨全部投進。
26比20
騎士的表現證明韋德那句“苦等久矣”並無摻假,活塞已然沉淪,而騎士還是東部的一支勁旅。
謝候打滿第一節,接著打第二節。
剛結束的第一節,他沒怎麼發力,更多的是觀察韋德和艾弗森的化學反應。
他們現在的默契度還不如他新秀年的前十場比賽,為了表現自己的無私願意讓出出手權,如此想法固然不錯,但若不能變得更好的話,也就這樣了。
謝候還是不怎麼發力,隻用傳球就將射手群激活。
最先開火的是他的同胞——孫越。
他替換帕帕盧卡斯的幾分鐘表現不錯,有得分,有籃板,還給了艾弗森一記大帽。
那記接謝候傳球投進的弧頂三分,是步行者射手群開張的序幕。
自孫越起,這夥人就瘋了。
“連山唷都能投進三分球的話,其他人沒理由投不進。”麥克吉尼斯說。
替換蒂姆·托馬斯上來的基裡連科續上了火力。
半分鐘後,同樣的位置,克利夫蘭人不信邪,繼續放他包謝候。謝候再度回傳,俄羅斯人起手連進兩球。
連續得到9分,騎士的領先優勢在幾分鐘內被揮之一空。
他們激動地想要反擊,步行者的射手卻從第二節準到第三節結束。
無數場在小球時代被打花的比賽告訴我們,火熱的遠投手感是可以在幾分鐘內將對手摧毀的。
更何況,步行者準了整整一節大半?
第三節結束時,比賽已經失去懸念。
94比67
步行者的三分打穿了騎士的防守,韋德和艾弗森沒能在對方火力最猛烈的那段時間站出來拿分。
謝候的進攻全場幾無展現,打滿上半場,下半場出戰7分鐘,全場得到11分11籃板和16次助攻。
垃圾時間進行時,謝候本想讓隊友把騎士打得更慘一些。
如果能打出40分的屠殺,或許能一戰擊潰騎士。
可惜,遠去的三分手感不支持他們做此暴行,遂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