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決賽第一戰結束後的清晨。
昨日的硝煙已經散去,步行者客場戰勝公牛不算什麼新聞。首輪和山貓大戰七場,次輪相遇邁阿密熱火的凱爾特人,竟然也和公牛一樣在主場輸給了對手,將主場優勢拱手讓出的同時,也使波士頓的聲名跌到最低穀。
“為什麼有人會把凱爾特人排到t2級彆?”
“說一件恐怖的事情,凱爾特人在賽季之初和太陽一樣是t1級彆的強隊!”
世界頭號頭號凱爾特人球迷比爾·西蒙斯企圖禍水東引:“為什麼所有人都在罵凱爾特人?難道芝加哥公牛贏球了嗎?他們也是t2級彆的球隊來著!”
他的謝特凝聚了網對凱爾特人的惡意。
謝特在歐美國家的社交圈日益加劇,使用者越來越多,現在已經不僅僅普通人使用它,大公司、明星、各種媒介都會在謝特上注冊官方賬號。西蒙斯的立場人所共知,由於尖酸的球評和犀利的吐槽為人稱道,極大地影響了許多海外球評人士的寫作方式。
四麵八方的球迷開始對西蒙斯進行強有力的攻擊。
“公牛的對手是步行者,衛冕冠軍過去4年3次奪得總冠軍,真正的東部霸主,是你們這支和山貓血戰七場的爛隊可以攀比的嗎?”
“凱爾特人的泡沫總算要被戳破了,他們根本不能算是強隊!”
“主教的逝去給波士頓帶來了拉拉隊,於是那僅存的一點點風骨也隨老人一起上了天堂。”
“和山貓打得勝負難分弱雞們可不可以不要拉上彆人一起?”
凱爾特人爆冷輸首局,其他的前置位球隊,尤其是西部的太陽和湖人,都贏下了半決賽第一場。
尤其是太陽和小牛的比賽,那場麵,殘暴得讓人心驚肉跳。
131比94
太陽慘敗,加內特在諾維茨基頭上砍下34分16籃板,一雪前恥。
遙想當初,2002年季後賽首輪,加內特領銜的森林狼遭遇諾維茨基的小牛,被橫掃。
那輪係列賽是眾多加內特球迷心中的噩夢,被橫掃不說,數據場麵都被壓製了。
諾維茨基場均333分+157板+07助+3斷+13帽,命中率526+三分727
加內特場均24分+187板+5助+17斷+17帽,命中率429。
當晚一戰,加內特揚眉吐氣,他的球迷誌得意滿,大談“如果球隊互換,kg將如何如何”。
謝候隻當成笑談,不過他有一件事是認同的。球員進入聯盟的,他的隊友,對於球隊成績是直接掛鉤的。
諾維茨基有一個優秀的管理層,和一個把他當兄弟的老板;
鄧肯加入的馬刺隊,雖然是擺爛將他得到的。但當時也是陰差陽錯,適時的傷病,順勢擺爛,意外摘得狀元簽。馬刺同樣有優秀的管理層,和現成的季後賽班底。
團隊的區彆,使得這幾個人的帶隊成績相差極大。森林狼時期的加內特隻有一次突破首輪。
假如他們團隊互換,會如何呢?
可以肯定的是,加內特的履曆會變得更好看。
客場備戰,球隊通常會要求隊員深居簡出,除了訓練課和比賽,平時最好就待在酒店裡。
芝加哥客場的酒店設備齊,要娛樂有娛樂,要健身就健身,就算要打籃球,也有專門供給給客人的體育館。
謝候本來想吃完早餐就去投投籃,經紀人的電話,剝奪了他的晨間休息時間。
“espn的一對一訪談?”
“你覺得我現在有時間去紐約嗎?”
“彆開玩笑了,我哪裡有空?”
經紀人希爾維斯特·史泰西並不是在開玩笑,espn的一對一訪談,他們知道謝候沒時間去紐約,因此,特意差遣專人來芝加哥做節目。
“我一定要接受嗎?”
“以他們給的價錢來說,沒有拒絕的道理。”
“多少錢?”
“1小時的訪談,稅後100萬美元的報酬。”
謝候剛想說“老子差那點錢嗎?”,可是一個會專門收集食物抵用券的人,怎麼可能錯過這麼好的撈錢機會?
結果二話不說,答應了。
“來做訪談的人是誰?”
“你可能沒見過他,但你一定聽說過。”
“誰?”
“斯蒂芬·a·史密斯。”
此時網絡不發達,國內球迷對此人知之甚少,後來,他被人稱為美國楊毅。
他不但懂球,能說會道,而且會杜撰故事,喜歡在寫文章的時候描述球員的心理,就好像他才是球員本人,他了解球員的所思所想。很顯然,拿這點小毛病管人家叫美國楊毅絕對是對他的侮辱,他不但懂球,而且口若懸河條理清晰,三觀端正,從莫雷事件中就能看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