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誰能贏我(1 / 2)

巨星閃耀時 沉默的愛 7302 字 10個月前

印第安納高中之星邀請賽

這項邀請賽來曆已久,為北美體育曆史上最傳奇的教練約翰·伍登所創。步行者名宿喬治·麥克吉尼斯便是成名於此。

2004年,16歲的奧登早邀請賽中力挫諸多強敵,成為當時的星中之星。

見過無數年輕天才的選秀專家稱他為20年一遇的奇才。

可以說,印第安納邀請賽是當地最負盛名的高中賽事,能受到邀請的,無不是享譽全美的明星。

謝俊受到邀請是必然的,讓人意外的是賽事舉辦方允許王浩一起參加。

謝候到場,引發的震動純屬意料之內。如果沒有其他的反應才是怪事。

一會兒,謝候上台發言。他談論的內容比較公式化,沒有多少意外。,

現場的主持人問他覺得謝俊能在邀請賽上得到幾分。

謝候保守地說:“隻要他能得分我就很滿意了。”

要求如此之低,好像謝俊隻是來走過場的普通球員。

謝候的話是否刺激了謝俊,現場無以知曉。觀眾隻知道,從邀請賽開始,謝俊展現出來的侵略性便超出了其他人一截。

進攻籃板、二次進攻、低位背打,他先展示了內線式的進攻能力。

在球探的眼中,他就像他的哥哥謝候一樣,具備在頂尖賽事裡搖擺內線的潛力。他的內線技術,及其成熟。

第二節,他的進攻技巧如火山噴發般一一展現。

全麵,輕鬆。

“場上有6個各年段排名全美前20的頂尖高中生,站在布瑞吉的身邊,所有人都失色了。”

謝候注意到現場來了十幾家大學的球探。

nba聯盟的專業球探就更多了。

還有一些他不知道具體位置的統計者。

今年的印第安納邀請賽獲得的關注度可算是空前浩大,謝俊的表現,也是極佳,應該沒有人會對他失望。

而且,連王浩的表現都不錯。

和場上的其他頂尖高中生相比,他的天賦遜色了些。好在身體不足頭腦補,他十分冷靜地控場,把握住了那些接近nba距離的三分線。

有組織能力,有射程,身高接近190公分,不錯的後衛苗子。

托了謝俊的福,王浩一個賽季的曝光度都沒這場球高。

最終,謝俊所在的球隊贏得了比賽。

謝俊拿下全場最高的41分。

他所在的球隊得分破百。

“如果他願意,他可以得到100分!”現場的解說員誇張地說道。

對於那些天賦異稟的高中明星而言,高中比賽砍高分,不是難事。

他們麵對的對手少有和他們相提並論的,球隊也以他們為核心。全場比賽,如果他們願意,可以消化掉所有的球權。因此拿到高分很正常。難的是拿到80分、90分、100分。

經常有人會對高分有類似的不屑:給xx球權他也能砍分。

但在美國高中,即便你牛逼,有球權,想拿80分以上的分數也不容易。因為高中比賽一節隻有8分鐘。

謝俊在一群明星球員身邊打出了全場最耀眼的表現,獲得印第安納邀請賽mvp。

拿下這一獎項,他基本上壟斷了印第安納地區所有高中球員能夠得到的個人榮譽。

不久後,謝俊連續兩年當選印第安納州籃球先生。

對謝俊的讚美越來越多,全美各大豪門球隊都將他招致麾下。

杜克、肯塔基、北卡、亞利桑那大學...來謝候的老家串門的大學教練越來越多了。

謝候賽季期間,經常接到家裡的電話,他的父母開始向他詢問美國的大學。他們想知道,去哪所大學對謝俊最好。

然而謝候和他們一樣,對美國的大學了解不多。如果問他的隊友,那他得到的答案將是五花八門的。

謝候感覺,這件事還是得問傑裡·羅伯特三世。

羅伯特三世的建議是去一支可以讓他隨心所欲的球隊。

不一定是名門,即便是一流末,乃至名不見經傳的二流,也可以。

無論他去哪裡,能決定他未來的隻有他自己。去強隊會更容易奪冠,但身處強軍,規矩眾多,難免被束縛住手腳。如喬丹那般偉大人物,進入nba前隻希望進一次全明星,可見迪恩·史密斯向他述說的nba聯盟是個多麼崇高的存在。

越來越多的事例證明,在真正有天賦的強者麵前,大學聯盟與職業聯盟的差距,沒那麼大。

謝候漸漸把這事放下了。

未來怎麼走,終歸是謝俊自己的事情。他可以見證與建議,但不能幫他做決定。他才18歲,無論他想要怎樣的未來,都可以去嘗試。

謝候與步行者的賽季繼續。

11月底,他們遭遇了敗仗。

結束他們連敗的是衛冕冠軍芝加哥公牛隊。

公牛隊如今真的有王朝球隊的氣派了。

一支有潛力達成三連冠的人,奪得首冠後,要穩定下陣容框架,第二年保持衝擊力與渴望。

如今的公牛正是如此。

隊內背著三份頂薪合同與一份準頂薪合同,確保了冠軍框架不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