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以最體麵的方式為騎士送行(1 / 2)

巨星閃耀時 沉默的愛 6375 字 10個月前

艾弗森變成替補,騎士的比賽順了很多。

他們在主場連下兩城,為那些鼓吹艾弗森毒瘤的人提供了有力的論據。

確實,年邁的ai已經不在聯盟頂尖之流,但隻要不給他承擔太多超出承受範圍的出手權,他依然打得不錯。

騎士讓艾弗森打替補有個戲劇化的過程。

步行者兩場球,騎士打得窩囊,輸的沒脾氣,艾弗森發揮慘淡。於是第三場賽前,邁克·布朗特意找艾弗森商量打替補的可能性。如果係列賽還沒開始,布朗就去找艾弗森談。以艾弗森的個性,不一定會答應。像他這等樣人,好勝慣了,不接受替補定位實乃自然之理。

輸了那兩場,艾弗森發揮慘淡,騎士已經落入有進無退的危局,再找他談,他對打替補並沒有抗拒的態度。

應下之後,騎士立即變陣,然後便有了主場的兩連勝。

雖然兩場勝利都來的不容易,贏球的分數加起來隻有5分,但兩場贏5分和一場贏20分,都是贏,沒區彆。

比賽推到了天王山,步行者與騎士的恩怨相持了七年,還是無法了結。

“今年也許是兩隊的終結之戰。”假如麥克吉尼斯沒忘記的話,去年他就是這麼說的。

當時,步行者和活塞相遇於首輪。

他們說是終結之戰,結果今年活塞連季後賽都沒進。反向看,他還真沒說錯。

十年來最熱鬨的自由市場大年即將到來。

下個賽季,謝候還會不會在步行者,韋德還不會在騎士,就說不準了。

天王山之戰,純爺們的比賽,軟骨頭沒法攻陷天王山,隻有真正的強者,心如鐵石般的人,才能頂住重重壓力,在最為激烈的比賽裡勝出。

步行者與騎士的關鍵之戰,便在步行者的主場,印第安納人壽球館打響。

有些人注定會在這樣的夜晚爆發,比如謝候。

有些人,在球迷的認知中,卻會迷失。

比如傑梅因·奧尼爾。

近年來,小奧尼爾因傷病出勤率大減,球迷對他的期待值降低,他很久以前就不具備明星級彆的實力了。當球迷對他的要求放低,發現他從來都不會辜負大家的期待。

而今天,小奧尼爾打出了遠超期待值的表現。

油漆區外的中距離跳投,準得像在科比頭上飆下50+的中投代言人阿蘭·休斯頓。

他的一係列投籃,讓騎士反應不過來。

布澤爾的防守本就不是強項,小奧尼爾投籃又開,他不斷地調離籃下。

於是騎士的防守籃板保護工作便有八分壓到了立陶宛神塔大z的身上。

雖說籃球是屬於巨人的運動,但卻不屬於那些220公分的超巨人。

要說籃球不如足球的原因,就是連偽球迷都能說很多。

歧視矮個子啊、歧視地板流啦之類的,是的,矮個子和地板流99%無法成就偉大,但不是沒例外。隻是很少。籃球聯賽的級彆越高,入行的門檻就越難。他不但對矮個子吹毛求疵,對矮個子眼裡的“巨人”,也是極其不友善。

就這項運動來說,2米-2米13,是最佳身高。

你要跑得快跳得高有球性,於是,有95%以上的大個子被篩除,剩下的那部分,才有資本成為不錯的籃球運動員。

像大z這般身高,他們的靈活性和彈速限製了他們搶籃板的能力,尤其是在飛禽走獸遍地的nba。220公分的高度更多的用來幫助隊友卡位,而不是搶籃板。大z如是,姚眀如是。

騎士突然指望他來搶籃板球,自然要承受慘重的代價——被瘋狂爆籃板。

小奧尼爾中投王附體,謝候稱霸籃下,掌控籃板的人,真的可以掌控比賽。

騎士的落敗,隻在三節半。

他們全無主場連勝步行者的氣勢,好像不會打客場一樣。

第四節,一整節的垃圾時間。

謝候想下來休息,錫伯杜儘著舔狗的本職工作:“亞瑟,如果看不到你拿下25個籃板球,我的良心會過不去。”

當時,謝候的數據為26分23籃板和8助攻。

聽到他的話,謝候險些就把晚餐吐了出來,隨即奉命上場刷數據。

他將籃板刷到25個,將得分刷到30,以30+25+9的數據下場,希望不會逼死強迫症。

有強迫症可能要不滿意了:都特麼刷到30+25了,後麵那個9為什麼不刷成10?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