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斯要麼進不了球,要麼打得太複雜,小球的優越性沒體現出來,到處被人打錯位的弊病倒是抖得乾乾淨淨。
步行者陣中的錯位大殺器亞瑟王通過雨露均沾的方式一一單挑過去,將尼克斯常規輪換中的九個人全部試了一遍,發現找庫裡單挑是個再美妙不過的決定。
要打小球,首先要做的是換防。
小球陣容必須確保每個人都能換防,遇到擋拆就換防。
因此,擋拆找庫裡打錯位萬試萬靈。
第三戰,尼克斯從布局上就輸了。
謝候無可匹敵地錯位能力送出單場42分,紐約人頭落地,大比分1比2落後。
第四戰,情況變得特殊。
紐約人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他們的天賦是步行者無法企及的。
謝俊和比斯利邀請步行者一對一單挑。
步行者沒人接得上,三節不到就被尼克斯領先14分。
第四節,幾次陣地戰不進,庫裡抓著防守籃板推反擊扔進追身三分,比賽沒了。
那場比賽結束,步行者隊內建立起了一項共識:尼克斯其他人想怎麼打都可以,謝俊要拿100分也能接受,斯蒂芬·庫裡?他必須死!
比賽逼進天王山。
至關重要的第五場,步行者讓謝候全程和庫裡對位。
防守,對上。
進攻叫擋拆,抓著打。
不隻是謝候,步行者隊內所有有持球進攻能力的,如蕭風、哈達威二世和皮爾斯,他們拿球都叫擋拆,打庫裡。
步行者集結了一隊的資源讓庫裡崩潰,同時通過防線的布局逼迫他們更多地將球交給比斯利單打。
尼克斯的體係看似完備,其實有幾點缺陷。
謝俊的作用被弱化了,他就像快船時期的安東尼,空有一身本領卻隻能成為空間射手。
而比斯利最擅長的單挑則被放大了。
他成了尼克斯唯一一個可以在戰術沒打死的時候接到球不分地點隨時隨地單挑的球員。
步行者正是利用這一點,讓庫裡崩潰,使比斯利進入無限單挑的怪圈。
比斯利正在成為當代的阿德裡安·丹特利,傳到他手裡的球彆想他再傳出去。
他能保證他的單挑成功率在50%左右,這是極高的效率,但他占著尼克斯全隊最多的出手權,平均每40分鐘隻送出1.6次傳球,比科林·塞克斯頓與達柳斯·加蘭加起來還獨100倍。
他吞噬了球權,同時還吞掉了尼克斯的取勝希望。
天王山之戰,尼克斯中了步行者的陰謀,在各自為戰的困境中輸掉第五場。
3比2
同一時刻,西部決賽,湖人3比2領先勇士。
詹姆斯解下了全身的壓力輕裝上陣,世界上從未出現過的生物“全力詹”降臨分區決賽。
可是連穿了23號的上帝都無法改變結果,何況尚屬凡品的全力詹呢?
東西部的分區決賽,指向相同的結果。
來自90年代的老骨頭們會笑到最後,球迷振奮不已。
第六戰
尼克斯落入從未有過的茫然之中,全隊最成熟的球員成了對方人人得而攻之的漏洞,最好的單挑手搖身一變球權黑洞。
謝俊不斷地要球,比斯利無視之。
德拉蒙德被姚眀連續打爆六場。
布拉德利·比爾孤獨地站在三分線外看著比斯利單打。
如果連謝俊都要不到球,他把手舉起來要球難道會有什麼結果嗎?
尼克斯並不知道怎麼處理眼前的局麵,也許他們真的應該改變。
“1989年,底特律活塞交易隊內得分王阿德裡安·丹特利,隨即贏下兩連冠。我說這個故事並不想暗示什麼,隻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他們今年輸給了步行者,明年可能會輸給其他球隊,如果不做出改變,他們永遠不會成為冠軍,因為冠軍雖然每年都有一個,但不是每個球員都配得上它。”
比賽結束時分,解說員的話語深入人心,東部決賽第六場,尼克斯以最淒慘的方式結束賽季。
步行者贏了他們29分,報了上賽季的一箭之仇,就此將東部諸強晃到身後,朝著心之所向的冠軍台奔去了。
同一個夜晚,西部決賽第六場遠比東部決賽激烈。
勒布朗·詹姆斯打滿48分鐘,砍下52分11籃板5助攻,為勝利獻出全力。
但他沒能取勝。
就像五年前因為快船的崛起,被他們擊敗的湖人一樣。
五年之後,他和當初的科比似的,陷入孤軍奮戰的窘境,哪怕打得像上帝降臨,還是無法贏球。
命運就是一個圈,它無情地捉弄每一個人,無論你多精明,總有些時候,你會麵臨你曾經最不想麵臨的困境。
“勒布朗,孤軍奮戰的滋味不好受吧。”
科比擁抱詹姆斯的時候,說出這句話。
詹姆斯除了苦笑還能怎樣?
今夜過後,分區內戰結束了。
總決賽對陣雙方出列。
印第安那步行者on洛杉磯湖人。
時隔11年,他們再次對決於總決賽。
“亞瑟王”和“黑曼巴”,1996-2015期間,籃球世界最偉大的四名球員之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四名後衛之二,在他們即將落幕的巔峰歲月裡,再次帶著各自球隊殺進總決賽。
“儘情地期待吧,儘情地欣賞吧,無論誰勝誰負,請給予祝福,這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走上這個舞台,讓我們最後一次為他們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