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日比一日冷,過不了多久,就會下雪,如今我們各地的存糧不足,這漫長的冬日,該如何安穩度過,各位愛卿還是儘早拿出一個章程來。”
“陛下,老臣有一計。”
耶律燕歌出列:“雖然我們剛損失了五萬兵馬,但並未傷到我們元氣,現在大宋肯定在大肆慶祝,不如我們趁著這個機會,殺個回馬槍,定能搶到糧草過冬。”
耶律仁先第一個開口否決:“我們這次是突然南下,可大宋邊境枕戈待旦,說明他們早就預判我們這次行動,彆忘了這次大宋領兵之人是顧子淵,他的戰績,不用我在這裡一一例舉吧!你們覺得,以他的頭腦,會想不到這一層?彆不是殺個回馬槍,而是再給他送人頭,送戰績,到時候傷了我朝的元氣,大宋在揮師北上,我們還拿什麼阻擋?”
耶律燕歌不服:“遼王這話,未免危言聳聽了些吧。”
“真不是本王危言聳聽,等你見過這個顧子淵,你就不會如此輕敵了。”
當年長公主耶律撒葛隻出嫁時,他去大宋送親,近距離的見過顧子淵,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此子機智過人,足智多謀,從這次大戰來看,還運籌帷幄,殺伐果決。
這樣的對手,令人生畏。
耶律燕歌偷偷看了眼耶律乙辛,見他沒說話,隻好將嘴巴閉上。
耶律洪基讓他們拿出個章程,說來說去,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接下來該怎麼辦,他很是頭疼。
三萬兵馬,就這麼折進去了。
心裡悲痛,但更多的是想親眼見一見這個宋國的顧子淵,看看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既然有這個想法,那就辦。
九月初九,大遼的國書遞到了趙瑞的桌子上,趙瑞蒙圈好一會,最後才敢相信國書上的內容。
耶律洪基,大遼的國主,竟然要親自來宋交流兩國近期大戰之事。
此時顧卿爵都還沒有回京呢。
耶律洪基的動作倒是快啊!
“既然大遼皇帝親自前來,那我們還是要做好迎接的準備,不能墜了我國國威。”
陳升之:“陛下,國書上所言,是來我朝交流大戰之事,微臣以為不可信。”
兩國交戰,死幾萬個人,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一個國主,又怎麼會因為這個緣由親自前來。
一定還有彆的目的。
富弼道:“不管是不是,到時候是我們的主場。”
呂公弼問韓琦:“韓大人,你對此有何看法?”
韓琦搖頭:“來了就知道了!”
呂公弼有些無語,對方是大遼國主,總是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好應對突發的事情。
儘早預測對方來意,才能更好的做出相應的對策。
回到福寧殿,潘公覲見。
“陛下,潘毅傳來消息,他們還有一日便可到京都。”
“甚好,讓禮部準備迎接事宜。”
這次他們提前預料到大遼的舉動,提早布局,就等著大遼入套,這仗打的十分漂亮,當然要高規格迎接。
九月十日,顧卿爵率領此次出征的幾員大將和主要的一些參將入城。
百姓夾道迎接,紛紛呼和。
蘇亦欣抱著初初坐在不遠處茶館二樓,指著最前方的高大男子道:“看見沒有,那是你爹爹,酷不酷?”,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