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能帶的都帶上(2 / 2)

大宋女術師 悠然南菊 4607 字 11個月前

“你這麼說,師母可得惱了,昨日你費了那麼大勁救清崖,今日還得為胡妹妹的事,再走一趟弘福寺,多少東西,你們也受得住。”

周清崖在一旁點頭。

“昨日你們走後,我這身體越來越好,仿佛年輕了十幾歲,這些都是你的功勞。”

李正真很餓。

見幾人一直說話,也不動筷子,便嘟囔一句:“可不是年輕了,那可是本源之心呢,萬金難買有價無市的寶貝。”

周清崖聽到了,好奇的問:“這位道長,什麼是本源之心?”

“就是能讓你起死回生返老還童的東西。”

周清崖了然,怪不得他身體有這麼大的變化。

周清崖本來是坐著的,聽後站起身來,朝蘇亦欣鄭重作揖:“子淵媳婦,多謝!”

周夫子的命,是她救回來的,這個禮她受得起,但因他是顧卿爵的夫子,蘇亦欣微微側了身子,隻受半禮。

胡初雨的事迫在眉睫,吃過飯,一家人坐上周夫子的馬車,一起去弘福寺。

本來昨日蘇亦欣去劉雲桃家,是想讓劉雲桃照看一下錫哥和茗姐。

可發生了昨天晚上的事,還是覺得把人帶在身邊安心點。

決定除了那一窩兔崽子,隻要是喘氣的,能帶上就都帶上。

好在周夫子的馬車寬敞,擠一擠也坐得下。

來時是私塾的護院趕的馬車,護院姓柴,叫柴六。現在李正真與柴六坐在外麵趕車。

馬車下了斜坡,往東北方向去。

經過他們家前麵的大湖,右邊是王家村的農田,過了大湖,再走上約三刻鐘,便到了私塾與蓮花村交叉的十字路口。

這裡以往都有牛車等著,拉人們去鎮上。

不過現在是農忙,去鎮上的人少,加上要耕田,所以這幾日,這裡冷清的很。

蘇亦欣掀開車簾,看向蓮花村的方向。

找個時間,她要回蘇家一趟,有些事她想向蘇家二老問清楚。

過了十字路口,再走了一裡路,是劉家村.

劉家村良田很少,但家家戶戶養蠶,村子周圍,都是桑樹,現在正好是春季,養蠶的時節,不少村民拿著梯子,在采摘桑葉。

江寧府的地理位置是後世的江蘇南京,在唐宋時期,蘇浙地域,是全國桑蠶絲綢業中心,尤其到了宋朝,桑蠶業更是遍布黃河和長江珠江流域。

劉家村因為養蠶,是同源鎮有名的富裕村子。

十裡八鄉的村民知道後,也紛紛效仿。

王家村自然也有不少人眼熱,向村正提議,明年也買些蠶回來養。

但村正沒同意。

一是因為他們王家村地理位置特殊,方圓七八裡都是平地,那些平地作為耕田,都屬於王家村所有,春天農忙,哪有空餘的人手養蠶。

再是王家村桑樹很少,他們要養蠶,就得要桑葉,去彆的村子采摘樹葉,總不能平白采摘,要花銀子買桑葉,投入的成本就大。

這麼算下來,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種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