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這麼說,蘇亦欣姑且就當自己太累了。
等第二日,蘇亦欣早上起來,除了在桃林修煉一個時辰,其餘時間不是睡就是吃。
可以說是完全的放鬆下來。
舒舒服服的過了一日,這隔天就是元日。
北宋叫元日,後世叫過年。
都是一個意思。
關於元日,詩人王安石的一首詩,就很好的表達了這個意思,名叫《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天還沒亮,就聽見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好不熱鬨。
爆竹在北宋也叫鞭炮,在這個沒有火藥和紙張的時期,古人用他們的智慧,發明了“爆竹”。
便是用火燒竹子,使之發出爆裂的聲音,用以驅逐瘟神。
這些在後世,都是以民俗傳說流傳下來的,而蘇亦欣這這裡,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這一切。
打開大門,以他們家的高度,可以看到許許多多人的家裡,小孩子嬉戲打鬨,大人用一個火盆,將竹子放進盆裡,過不了多久,就聽到爆破的聲音,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喜悅。
蘇亦欣感受到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美好願望。
顧家自然也不例外。
行才表哥和義兄早早的就將一個大鐵盆端到大門口,後山竹子多的很,昨日就已經將竹子砍好,今日隻需將砍成一段段的竹子扔進盆中點火就好。
沒過多久,“劈裡啪啦”的聲音就從鐵盆中傳出來,異常響亮。
錫哥兒和茗姐兒站在一旁,高興的拍手跳著鬨著,嘴裡還吃著前兩日從同源鎮買回來的糖人。
放好爆竹,接下來就是貼對聯。
家裡人多,更不乏字寫的好的,先不說顧卿爵,他的字就跟印刷出來的字一樣,又有濃鬱的自我風格,就是曾師傅那手字,蒼勁有力,龍飛鳳舞,邱弘的字也是秀氣有餘。
撇開彆的不談,邱弘的字還是很不錯的,人也有才華。
再說幾個表哥,除了行才表哥的字難以入眼,行謀和行海表哥的字,都十分大氣磅礴。
不過,百裡行才的字再難看,蘇亦欣也是比不上的。
就連對吃很執著的李正真,認真起來,那副字也同樣耐看。
就連八歲的錫哥兒,上了幾個月私塾,現在的字也比她寫的要好看多了。
蘇亦欣看了一圈,本以為高歌同她一樣,從後世來的,當不會用毛筆寫字,沒想到高歌的字漂亮的緊,寫完後得意洋洋的看著蘇亦欣:“姐這個字,羨慕不!”
“羨慕。”
蘇亦欣咬了咬牙。
這麼多人,除了年紀最小的茗姐兒,也就她的字拿不出手。
讓蘇亦欣委實有些不好意思。
茗姐兒絲毫沒有體會到蘇亦欣的尷尬,還好奇的問:“阿嫂,他們都在寫對聯,你怎麼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