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日陪你一起去。”
“嗯?你明日不用上朝?”
“明日休沐。”
三七張了張嘴,到底沒說什麼。
反正主子爺說休沐,那便是休沐,說啥都不好使。
“對了。”
顧卿爵想起一件事來,對著蘇亦欣腰間的血玉道:“三年前陳友哲殺妻案,一年前判了流刑。”
陳友哲殺妻案一直拖著。
吳育找不到陳友哲殺妻的確鑿證據,陳友哲又無法證明張氏之死與他沒有關係,張耆年邁,可能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
所以日日嚷著要吳育給陳友哲判刑。
吳育無奈,隻能上報官家,張耆又進宮去央求官家,最後就給陳友哲判了這個流刑。
蘇亦欣腰間的血玉沒有任何動靜。
也不知蘇簌有沒有聽到,或者是聽到了,但她已經毫無波瀾。
“吳大人還在任開封府尹嗎?”
“一年前已經升任觀文殿學士,現在的開封府尹是包拯兼任,他主理三司戶部副使。”
三司戶部副使在北宋是正三品官職,三司在這裡指的是鹽鐵、度支、戶部,這三個部門合稱為三司。
注意一點,這裡的戶部,並不是傳統三生六部製度中的戶部,而是戶部裡設置的“頭部司”。
三司不是宋朝首創,在前朝明宗時期,宰相總領,設置諸道鹽鐵轉運等使兼判戶部、度支事,明宗定名為三司使。
三司使又稱“計相”,地位僅次於同中書門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宰相”。
他的地位,可以與“副宰相”譬如參知政事,樞密使相提並論。
說白了,參知政事主觀的是政務、樞密使主管的是軍務、那這三司使主管的就是財務,就是相當於全國的最高財政機構,直接歸皇帝領導,權利非常大。
如今,包拯不僅是三司使,還兼任了開封府尹,由此可見,官家對包拯是十分欣賞和信任。
蘇亦欣唏噓一番。
有機會得去看看,後世傳揚的包青天,到底是不是塊黑炭,他額頭上有沒有那塊象征青天的月牙形胎記。
顧卿爵看出來蘇亦欣對這個包大人感興趣。
牽著她的手往院子裡去,讓她坐在秋千上,他則在後麵輕輕推。
“據我所知,這個包大人,是王學士舉薦的。”
乍一聽,蘇亦欣還沒反應過來。
等顧卿爵說到歐陽修的時候,蘇亦欣才回過神來。
這個王學士不就是歐陽修的連襟麼。
就是那姐姐剛去世,就娶了妹妹的那個,被歐陽修調侃,說舊姐夫新妹夫。
氣的王拱辰差點沒和歐陽修打起來。
她去曆練之前,還是禦史中丞,現在升了翰林學士了。
“王學士與包大人關係很好?”
顧卿爵輕笑搖頭:“也不見得多好!”
蘇亦欣扭頭側看著顧卿爵:“什麼意思,這裡麵還有旁的彎彎繞繞?”
“你去曆練後不久,朝中有一撥人反對新政,以章相和夏竦為首,王學士也是其中一員,不知是誰提醒了王學士,他向官家進言,將包大人調入京都。”
“包大人反對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