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是皇後,她過來隻是想聽一聽事情的進展,並不能質問。
於是看著皇上。
趙禎本來就氣著,哪會給呂公綽好眼色。呂公綽被看的頻頻用袖子擦額頭的虛汗。
顧卿爵道:“陛下,潘公在嗎?”
“朕讓潘公盯著大理的使館,謹防他們生亂。你有話問他,朕讓他即刻回來。”
讓他回來,主要是問他當初在齊王府有沒有發現異常。
這個異常指的是有沒有修煉之人插手此事,以潘公的修為,隻要有修煉之人動手,肯定能察覺到蛛絲馬跡。
潘公回來的很快。
他講的其實都與包大人講過,隻是口述總會有遺漏的地方,顧卿爵還是想親耳聽一聽當時潘公去齊王府發現的一切。
“我從進門的時候,就聞見一股極為罕見的香氣,且齊王妃所居住的院子,鮮花比彆的地方要多的多。但這齊王妃是大理來的,南方的氣候比開封要溫暖許多,那裡一年到尾都有茂盛的鮮花,且我問過伺候齊王妃侍女,他們都說齊王妃喜歡各種各樣的鮮花,便沒作他想。”
呂公綽想了想,道:“這個臣也發現了,還問過齊王府的下人,說是自齊王妃入住那個院子後,就開始栽種,這些鮮花大多都是從瓊林苑移栽過去的。”
潘公點頭,又道:“此外我也查看了齊王妃的屍身,去的時候,齊王妃已經死了近了三個時辰,魂魄離體也是正常。”
因為離體,也不能確定是死後正常的魂魄消散,還是被人提前拘魂。
目前掌握的線索就是這麼多。
現在所有的猜測,都指向齊王側妃,哪怕當夜齊王就是宿在側妃院中,也不能將她的嫌疑排除。
齊王對側妃的偏愛有目共睹,他的證詞不足為證。
院中守夜之人,均是側妃的心腹,證詞自然也是不作數的。
就算他們說的都是實話。
誰又能證明側妃沒有提前動手,製造不在場的證據,或者乾脆指使他人行事呢?
反正齊王妃死,受益人就是齊王側妃。
“齊王側妃現在何處?”
包拯道:“在宗正寺。”
皇上當初是不同意將人關在宗正寺的,把人關在那裡,不是等於告訴天下,齊王妃的死跟齊王側妃有關麼,但包拯勸諫,說隻有將人關在宗正寺才能確保齊王側妃性命無虞。
倘若齊王妃真是他殺。
那矛頭就是直指齊王側妃,這個時候側妃死了,那所有人都會認為是齊王側妃畏罪自殺。
事情隻會往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如此,趙禎才同意將齊王側妃暫且關押在宗正寺,目的是為了保護。
蘇亦欣和顧卿爵跟著包大人他們去往宗正寺,見到了在宗正寺呆了八天的高濤濤。
“包大人,顧大人,瑞安郡主!”
這不是蘇亦欣第一次見高濤濤,但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見。
高濤濤比蘇亦欣還要小三歲,今年二十一歲。
不過看著比蘇亦欣還要大上幾歲。
長的十分端莊大氣,就算是被囚於此,也沒有一絲慌亂,看見他們的時候,甚至露出笑意來。
蘇亦欣想,這個高濤濤,能夠在後世的史書中,被譽為女中堯舜,果然不是一般女子。
一般女子關個一兩日尚能鎮定。
可一連八日之久,誰能做到如此鎮定自若,甚至還能笑意相迎。
“高側妃,臣與顧大人郡主前來,是有話問你。”
高濤濤點頭:“你問,本妃一定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