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陛下。”
許多百姓是第一次得見聖顏,十分激動。
這幾年國力日盛,徭役一年比一年輕,他們的日子好過的多呢!
刑部尚書李及之看了陛下,見陛下點頭,於是大聲道:“將犯人趙守廉帶上來。”
說完後在趙禎前麵不遠的位置坐下。
禦史中丞王拱辰和大理寺現在的主理人趙禎臨時讓渤海郡公顧卿爵擔任,他們兩人一左一右坐在李及之邊上。
趙守廉被押上來,看著並無狼狽。因為趙禎特意通知刑部,不可虐待。
趙守廉很不服氣的站在那兒。
但他身後的百姓忍不住了,苦無手上沒有砸人的東西,隻能光吐口水。
可口水能吐多遠。
不少都吐在現在維持秩序的宿衛軍身上。
好,既然不能吐口水,罵他總行了吧。
“就是這個人造反,一個晚上死了多少人,到現在街上的血都還沒有擦乾淨了。”
“聽說他是皇室子弟,呸,就他這樣自私自利,不顧百姓死活的人,也配坐上那個位置。”
“可不是,我聽說啊,還有不少人跟隨呢。”
“都死了才好,可把我們給害苦了,我家那口子回家不及時,被叛軍砍了一刀,胳膊到現在還抬不起來呢。”
“咦,那怎麼不見其他人,就他一個?”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今天這場不是為了審判那夜的反叛,而是官家當著天下百姓的說一件陳年舊事,讓我們大家評評理呢!”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
“那是,我大伯親家的妯娌的兄長可是在兩府當官呢。”
李及之看著趙守廉,道:“你既然覺得自己這場起兵無錯,那就將事情都說出來,讓天下的百姓斷一斷,究竟有沒有錯。”
“天下百姓,這些人恐怕是你們特意找來唱戲的吧!”
“這些百姓是三日前陛下將你造反的理由公之於眾後,知道今日會在宣德門審理此案,故而早早的就等在這裡,就是最普通的百姓。”
顧卿爵道:“這樣十分公平公正。”
趙守廉不屑的看著顧卿爵:“公平公正?他現在是皇上,這裡有上千宿衛軍,百姓就算心裡支持皇位回歸正統,但又有幾個敢說出口。隻怕真說出來,小命就沒了!”
那不屑的眼神對顧卿爵而言,不痛不癢。
“你這麼說,不過是想挑撥罷了,但百姓心中是雪亮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這位置誰坐的合適,百姓還是能說了算的。”
顧卿爵說完後,趙禎便道:“宿衛軍聽令,放下武器,速速離去。”
伺候在側的福吉擔憂的喊道:“陛下,這……”
“無妨。”
趙禎自問親政這二十年來,儘心勤勉,即便不能算是聖君,但也不至於讓百姓痛恨吧。
對趙禎的舉動,趙守廉不敢置信。
沒有宿衛軍維持秩序,他就真的不怕這麼多百姓鬨事?
他方才過來的時候,可是看到宣德門外,還有很多百姓呢!
“好了,你現在可以說說你起兵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