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壟溪縣越家村,村西頭的越大娘正在叉著腰罵人。
先罵自己丈夫,因為丈夫是蠢貨,再罵自己兒子,因為兒子太像爹,口沫橫飛,所向披靡。
越小二扒在門柱後麵,怯怯的冒出頭:“娘,您先歇歇,囡丫已經醒了。”
囡丫是越大娘隔壁那對書生夫婦留下的孤女,今年九月才能滿十歲,平時安靜沉默,彆說與人閒談,就算是吃飯,旁人不叫她吃,她怕也是不會主動去端碗。
有人傳言囡丫是傻子——要麼天生就傻,要麼就是在越大娘家被活活嚇傻。
越小二為這事背著父母打了不少架,他打心眼裡覺得囡丫不但不傻,反而絕頂聰明,從小到大,不論什麼事,隻要當著囡丫麵做一遍,她就能學會,而且絕對不會忘。
雖說平時乾活不太主動,但隻要提前說了,就沒有偷過懶,一樣米養百樣人,小姑娘嘛,有點性格是正常的。
今天早上,越老爹去林子裡的時候,讓囡丫背著竹筐跟在後麵,走了大半個時辰,囡丫突然身子一歪,悄沒聲的倒在了地上。
這會正巧是春景節前後的日子,來自壟溪縣靈府的事醫官與事農官時常親往田間巡查,然後順道去越大娘家轉了圈,囑咐他們讓小姑娘醒了後喝點鹽糖水就好。
囡丫沒給大夫留下更多施展才華的空間,一時三刻後就悠悠醒轉,也不知是因為休息的好恢複了精氣神,還是因為越大娘嗓門高昂,才無法繼續酣眠。
越小二被打發去弄鹽糖水,他瞧見父母在囡丫的屋子裡待了一會,然後走了出來,似乎正在討論些什麼。
應該沒什麼大事,越小二鬆了口氣——在他家,真有不得了的狀況發生,越大娘就直接拍板了,壓根輪不到越老爹有發言的機會。
越大娘用胳膊肘捅咕了丈夫一下,難得壓低了聲音:“這事你怎地看?”
越老爹安靜了一會,深吸了口氣,這才道:“就按她的意思辦罷,囡丫她爹娘在的時候,就一向有求仙的想頭,春景節又有靈府的仙人過來,也難怪她想試試,你要不答應,她就算嘴上應了,心裡還不知道怎麼不痛快呢。”
越大娘橫了丈夫一眼:“我怎麼就不肯答應了?你趁著仙人還沒走,趕緊收拾幾隻雞送過去,好好打聽打聽……算了,還是我過去,老大現在不在家,你準備下東西,對了,把老二給捎上,讓兄妹倆一塊試試,成不成的,就當是去見見世麵,要是實在不行,橫豎還可以送去知文府讀兩年書。”
三日後。
越老爹收拾好行禮,帶著二兒子跟囡丫,隨著靈府組織的車隊一塊出發,前往杻陽城。
車隊裡的人越來越多,不少都是長輩帶著小孩。
這支車隊一半是靈府的人出資,一半由隊伍裡身家豐厚的人資助,其中出力最大的一家便是盈袖閣——陸老閣主膝下一雙兒女也到了可以去拜仙門的年紀,是以被父母千裡迢迢打包送去杻陽城。
盈袖閣家資巨萬,於錢財上無需斤斤計較,途中遇見同樣想去杻陽城求仙的人,也願意帶他們一程,倘若能遇英雄於微時,趁機結個善緣自然不錯,就算沒有回報,些許浪費也是無關緊要。
車隊人數既多,便並非人人都有機會在驛站裡混到房間,囊中羞澀的平民就在驛站邊上搭帳篷度夜。
越小二把靠近火堆的位置讓給囡丫,叮囑:“你千萬彆跌進去了,如果火星子沾到身上,要記得躲開。”
“哈。”
囡丫還沒回話,身後就傳來一聲輕輕的笑聲。
越小二回頭,看見一個渾身裹在綾羅裡,仿佛是從畫上走下來的漂亮小女孩在衝自己微笑,她每一個動作,都牽動身上的環佩清響。
陸瓊好奇:“你妹妹才幾歲,也去崇吾派求仙?”
越小二撓撓頭,不知該怎麼回答。
他心裡覺得,既然囡丫想去,正好靈府又組織車隊經過,不管成不成,去試試都沒妨礙,話到嘴邊,卻怎的也說不出來,隻管嘿嘿傻笑。
陸瓊抿嘴一笑,換了話題:“你們怎麼不在驛站裡住?”
越小二:“我娘說,要把錢用在刀刃上。”
陸瓊眼睛微微睜大,似乎想再問些什麼,但又強行按耐住,隻好奇地看著越家兄妹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