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1 / 2)

第71章

施如裁似乎想起了什麼,傳音道:“聽說越秀居非常重視本次遊學,特地將陵節真人也派了過來?”

沈星曉默默點了點頭。

陵節是殷文瞻的道號,他晉為元嬰未久,除了是越秀居的親傳弟子之外,俗世身份還包括了皇朝的三皇子,一向頗有賢名。

排除掉崇吾、瑤華有度,還有一些想一出是一出的小型門派依舊部分散修,大部分修士都隻有到金丹境界,才會被師長賜下道號——其中北洲的穆自宜真人屬於例外情況,她因為天資過於出眾,所以某位準師父換號重來的狀態,愣是沒趕上她修煉的速度,最終導致了道號的暫時性空缺。

施如裁似乎想到了什麼趣事,忍俊不禁地笑了一下:“那位真人曾想要拿下恒王的封號,可惜沒能成功。”

恒王本來是個挺普通的爵位,皇朝那邊也沒什麼侄兒不能跟已故的叔叔撞封號的說法,問題是殷文瞻剛表露出一點意願,就遭到了來自北洲的強烈反對——當然不管是按道理還是按職能,瑤華有度原本都對皇朝的家事插不上手,但他們給出的理由是青帝與先恒王關係特彆要好,如若新人使用舊日封號,怕帝君聽見心裡難過。

……可是越千秋都隕落了一百二十年了好嗎,瑤華有度就不能編個稍微走點心的借口?

皇朝本來是有骨氣拒絕北洲的無理要求,奈何大部分時間都保持著不問世事的標準仙人作風的君洞明,基於對待與師妹相關問題的一貫標準,迅速的給北洲的意見點了讚,殷文瞻不得已暫時擱置了原本的打算。

沈星曉:“看樓船的軌跡,越秀居是直接往崇吾派去的。”

施如裁略想了想,猜測:“他們與崇吾有彆的關係在?”

沈星曉回答:“我也隻是道聽途說,崇吾的蒼天殿主莊真人,出身幽帝的後宮,當年是在聖上的幫助下,才艱難逃離了京洛,渡海來到北洲定居,從而與青帝結識。”

——“幽”是殷文瞻祖父的諡號。

殷幽帝與越知涯在生前從不掩飾對彼此的反感,當時中北兩洲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者,都發自內心的認為對方腦子有病,如果白眼也能算作有效輸出的話,他們大概已經互相把對方錘進土裡無數遍,不過比起親自上陣寫以就事論事的吐槽為主,人身攻擊為輔的小作文的越知涯來說,幽帝的性子屬於典型的殷氏委婉,在他的暗示之下,京洛一時間流行起跟北洲有關的各種黑料來,其中被反複提到的一點就是,受到“美人案”的後續影響,越知涯在瑤華有度裡收集了不少原本該被送到皇朝後宮裡的小姑娘們,也不知道是她自己愛好特殊,還是跟皇朝這邊存在某些審美上的誌同道合。

流言嘲諷的十分走心,所以也見效的格外迅速,越知涯秉持著“冤有頭債有主,堂堂一洲扛把子豈能找你家下屬出氣那麼沒牌麵”的挑釁原則,千裡迢迢趕來中洲京洛,繞過重重宮禁守衛,把幽帝直接從小老婆的床上拖下來,徒手毆打了一頓。

哪怕越知涯專挑看得見的地方打,而且大能留下的傷口愈合起來相對緩慢,幽帝的臣子也能用物理遮掩,或者假裝看不見的手段敷衍過去,問題是作為行事風格獨樹一幟無論往上翻還是往下找都缺乏可參考案例的青帝本人,她在揍人之餘,還以不同字體多種方式以及所有想得到的物件為載體,寫上了“打人者乃崇吾越千秋是也”的狂野字樣,其中有一行更是直接寫在了幽帝的腦門上。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一方,越知涯後來坦然承認,其實京洛的守衛相當嚴密,若非她身上帶了足夠的法寶以及靈藥,就得考慮讓大師兄來交錢贖人或者找個風水寶地埋了的問題,不過看熱鬨不嫌事大的圍觀群眾並沒有人關心真相,而是把大部分創作熱情,都放在殷幽帝究竟是如何被毆打的細節上麵。

其中還有部分寄望於借此在皇朝中某個一官半職的有識之士,在努力解讀越知涯的留言,據他們分析,打人者之所以將身份定位在崇吾派的弟子而不是北洲青帝,根本原因很可能是越知涯與師門之間的關係並不融洽,所以希望禍水東引,而皇朝完全可以利用這件事,促使越知涯神秘而強大的師門主動出手製裁這個不肖弟子。

想法很美好,問題在於崇吾那是還沒有開始擴招,作為被人仙級陣法保護起來的洞天,整個道場都具有極強的隱蔽效果,所有有識之士的各類打算,皆起於詳細縝密的書麵計劃,終止於無論如何都找不著山門。

據說皇朝曾向登仙宮求助,然而經過仔細的利益衡量,以及詳儘的實力分析,最終的結論是殷幽帝個人的挨揍,並不值得其他大能為此開罪作為人仙親傳弟子並且在戰鬥上橫掃同階的越知涯。

這件事還有一個相關的插曲,作為青帝本人蓋過章的好友,當時還沒有任何封號的殷歲晏從頭到尾保持了公開的沉默,以及私下的“乾得漂亮下次記得把我也喊上”,稍微清楚點內情的宗室也沒有寄希望於殷歲晏會站在生父的立場上說話,畢竟恒王母親在入宮的流程上完全可以算是家破人亡級彆的“強搶民女”,而幽帝本人對待小老婆及庶子的方式,也表現出了足以上教科書的經典渣男風範。

*

蒼天殿主拒絕了陵節真人的求見。

“莊真人閉關多年,殷道友還是請回罷。”

容貌秀美的少女將拂塵輕輕搭在手上,麵帶微笑的看著來自越秀居的青年一代的俊傑們。

她是蒼天殿的左司長陳素草,當年與莊瀟一道,自北洲前來崇吾幫忙,然後便一直在青帝當年的門派中呆了下去。

殷文瞻沒有勉強,態度溫和地應了下來:“既然如此,我就在殿外向真人行禮便是。”

說是在殿外,其實這邊連主殿的外牆都瞧不見,但殷文瞻完全沒露出不高興的樣子,反而目光平靜,似乎還帶了點笑意,然後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