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1 / 2)

第131章

穆自宜坐在牘樓內的小軒中,這裡幾乎沒有什麼人能夠涉足,格外幽清僻靜,窗外連風聲都沒有,隻能看見一望無際的濃綠林海。

牆邊擺著一張條桌,條桌邊放有個半人高的雪白大瓷筒,卷成軸的畫就插在瓷筒中——“青帝”所言無誤,唐將闌的確有些真跡被收藏在了崇吾。

史官的作品頗為特彆,有一部分需要很長時間的蘊養,才能逐漸成熟,穆自宜在開啟畫卷時有些懷疑,自己會不會是第一個看到畫卷內容的人。

*

不知歲的小藏書室內。

光滑如鏡的玉璧上,擺著一隻白色的圓鍋,鍋中盛著色澤濃鬱如琥珀的酒水,酒底則沉著一枚石頭。

鍋是[王雩]琈之玉所製的寶鍋,石頭則是酒石,隻要浸泡在清水當中,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生成美酒,史官目光一掃,酒液便自動傾入酒樽當中,再徐徐飄飛到他唇邊。

此地除了史官和青帝以外,還有不少穆自宜或熟悉或陌生的美麗麵孔,每一張臉上都洋溢著輕鬆快活的笑容。

唐將闌剛想喝一口酒,杯子就往旁邊平平挪開寸許,如是再三,他歎了口氣,看著對麵不時發出陣陣輕笑聲的女修:“姓越的,你就不管管你家小姑娘們的淘氣?”

青帝笑:“如今連在下的一飲一食都得聽她們安排,又豈敢為唐道友多言?”

唐將闌歎息:“你也太甩手掌櫃了……”

青帝:“這叫知人善任。”

唐將闌默默凝視了會天花板,認真道:“我剛剛在想,萬一哪天你真甩手掌櫃到了燕道友她們直接走人不乾的地步,北洲該何去何從?但我考慮了一下,覺得那會子殷道友的孩子應當也長大了,你可以把青帝之位交給她。”

穆自宜微怔,不是因為史官說到讓她接掌青帝之位,而是那兩位前輩言談之間,所流露出的輕鬆隨意的態度。

——史官可以很直白詢問青帝北洲繼承上的問題,並且相信這並不會影響他們的交情。

青帝斜靠在軟墊上,出神片刻,笑道:“這樣想來,倒委實有些心痛。”

唐將闌揚眉,露出個詢問的姿態。

青帝溫和道:“我在思考,到底該如何培養那孩子,是否該從一開始就把她按照北洲主的方向教育,還是等她長大一點後,尊重她的意見。”頓了頓,道,“可若是讓她自己選,她又是否有能力對未來做出正確的判斷?”

唐將闌實話實說:“這個,我覺得令師應該很有經驗。”

青帝笑了一下:“崇吾本是隱世門派,我與那孩子的情況並不全然相同,而且據家師所言,在下自小就是個很有堅持的人——說要偷懶,就絕不會勤奮半刻。”

唐將闌:“……”這樣都能教成人仙,可見韓真人果然是位了不起的仙君!

青帝:“那孩子若果然成為北洲主,必定要受不少委屈,可要是不去掌控那份力量,遇見無法庇佑親友的困境時,怕是會感到後悔。”

唐將闌露出了懷疑的眼神:“你這前半句話,是在暗示自己平常受了委屈?”

小姑娘們笑吟吟地幫腔:“我們帝君本就很不容易。”

青帝略略抬了下手中的空杯,燕晷雲就微笑著幫上司倒滿,她飲了一小口,悠然道:“就算有委屈,那也是因為有值得受委屈的人和事。”

畫卷內的景色忽然模糊了起來,那些鮮明的色彩,像是泡過了水,逐漸被朦朧的灰白所替代。

依舊在小藏書室之內,但出場的人物隻剩下了青帝與史官二位。

房間裡十分安靜,青帝正在翻閱文書,時不時批注上一筆——哪怕是穆自宜這樣不是太關心仙門八卦的修士,也清楚工作狀態下的北洲主有多罕見,光憑眼前的場景,這幅畫的曆史價值就能繼續往上竄一竄。

此時此刻,史官也同樣在讀書,穆自宜額外留意了一下,然後看著封麵上《狂傲仙尊逆塵寰》七個大字陷入了沉默。

唐將闌將目光從話本上移開,落在青帝身上,過了會又收回,似乎在斟酌些什麼。

青帝悠悠道:“搖光道友素來不喜人飲酒過量,唐道友固然為難,可在下也是無法可想。”

唐將闌抽了抽嘴角,深感風評被害:“……我今天不是來找你要酒水的!”

青帝:“那就是為莊道友的事情過來的?”掃了眼友人,笑,“難為你忍到現在才開口。”

唐將闌:“我記得那姑娘是叫莊瀟對吧,以前從殷長濟那兔,咳,那昏君的後宮裡逃出來的?”

——之所以把對某人的形容從兔崽子改成昏君,主要是考慮到物種問題可能會牽連到他老友殷歲晏。

旁聽的穆自宜沒什麼反應——在看待血緣方麵的祖父的觀點上,她完美繼承了素未謀麵的親爹的態度。

青帝頷首:“唐道友所言無誤。”

穆自宜也曉得莊瀟其人,這位前輩是平民出身,後來因為容貌美麗,性情溫柔聰穎,被當地官吏獻到京洛,充入後宮,進而接觸到了修煉功法,接著又十分幸運的失寵於幽帝,在當時還是皇子的殷守安的幫助下逃了出來,幾經輾轉,來到瑤華有度,被青帝看中,成為第一任姑洗令主,後來又因故調整為了閒職,等仙魔大戰結束,崇吾廣開山門,她雖其他姐妹一道前往中洲幫忙,之後又留在了中洲,擔任蒼天殿主的職責,平時要麼就在閉關,要麼就在閉關的路上,露麵頻率之低,完全可以跟陽天殿主爭一下倒數第一的位置。

唐將闌提了一句:“那小姑娘被你免職後,看著心裡挺難過的。”

青帝:“莊道友祖籍在中洲,有一些族人還活著,關係雖不算多親密,也終究是血脈之親。”頓了頓,補充,“殷氏想拉攏莊道友,特地施恩於她族人。”

——莊瀟與燕晷雲等人有所區彆,後者從小就被家人按照向皇室上供的標準培養,而一旦落入吳後手中,便基本沒有了生路,所以彼此間感情淡漠,而莊瀟出身尋常人家,隻是不巧被當地官吏看上,才不得不進入宮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