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正月打雷(2 / 2)

江湖奇門錄 劍闖天涯 4501 字 2個月前

張廣泗(?-1749年),漢軍鑲紅旗人,中國清代將領。張廣泗由監生捐納入官。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選其授貴州思州府知府。雍正五年(1727年),升貴州按察使。因鎮壓苗民起義有功,擢貴州巡撫。

雍正十年(1732年),準噶爾進擾哈密等地,擢其為副將軍,隨寧遠大將軍嶽鐘琪征討。其間奏劾嶽鐘琪調度失誤,致嶽鐘琪被革職。授其正紅旗漢軍都統。

雍正十三年(1735年),準噶爾求和,師還,授湖廣總督。時貴州九股苗反,授其為經略,赴貴州,自將軍以下皆聽節製。張廣泗自凱裡分兵三路進攻,苗定。授其雲貴總督,兼領巡撫。乾隆三年(1738年),其修浚清水江、都江河道,以利商民。

乾隆十一年(1746年)三月,金川土司沙羅奔反,授其為川陝總督主持金川軍務。六月,小金川土司率眾投誠。張廣泗以土兵為前驅進攻沙羅奔,自己則築堡固守,遷延觀望,久無進展。高宗乾隆複命白閃電為經略前往,又起用嶽鐘琪至軍營效力。

第三位是位年輕的將軍,頭戴一頂鋪霜耀日盔,上撒著一把青纓;身穿一副釣嵌梅花榆葉甲,係一條紅絨打就勒甲條,前後獸麵掩心;上籠著一領白羅生色花袍,垂著條紫絨飛帶;腳登一支黃皮襯底靴;一張皮靶弓,數根鑿子箭。腰間配著兩柄寒光閃耀的大銅錘,麵如重棗,目若朗星,威風凜凜,好不雄偉!正是武穆嶽飛的後代——總兵嶽鐘琪!他是大清王朝二百多年來,唯一的一位坐擁最大兵權的漢人。

橋名猛固橋,橋長25.5米,高8.5米,寬1.68米,由6根鐵鏈並排以承載橋麵木板,兩邊各拉兩根為護欄,兩岸均建有橋頭堡。南岸橋頭堡通高3.7米,拱形橋門洞高2.45米,上嵌一石匾,匾中正楷陰刻“長平”二字,北岸橋頭堡通高6.7米,拱形橋門洞高2.3米,上嵌一石匾,匾中楷書陰刻“猛固”二字。

香拳站在高處瞧見了白閃電,一橋之隔,白閃電自然也看到了她,不覺心頭一震:“拳兒怎麼轉眼之間成了叛軍他們的頭兒?莫非以前那麼多次大小金川之戰,清軍都是一一敗北的原因就是:香拳在背後搞得鬼?!”當下臉色大變,不知該如何應對!

張廣泗沉聲說:“派先鋒官前去叫陣!”總兵嶽鐘琪立即高喊:“先鋒官何在?前去寨前叫陣!”隨著一聲:“喳!”從陣營中跳出一匹高大威猛的黃驃馬,馬上端坐一員大將,虯須豹眼,虎口鷹鼻,五官生得凶惡無比。一身血紅戰袍,讓人幾疑是鮮血染成,更添奪人魂魄的詭秘氣勢!手提一把奇怪的兵器,竟是專門找人打造的一個雙手垂立的鐵人,重若三百多斤!

此際他右手抓住鐵人的雙足踝部,左手一抖僵繩,那匹黃驃馬高叫一聲,飛雲掣電衝過沃日河猛固橋,來到沃日官寨寨門前,勒住戰馬。張開炸雷似的嗓門大喝一聲:“寨上叛軍聽著,有種的下來和老子比劃比劃,看老子如何取爾等性命!”

此人名叫正月雷,是張廣泗最得力的一名戰將,平時打仗往往頭一個衝上前,出身入死,衝鋒陷陣,曾斬獲無數戰功,在隊營中有“一代狠人”的稱號!

寨牆上的十七路土司見了這個怪物,亞賽捉鬼的鐘魁,無不毛骨悚然,一個個呆若木雞,一聲不吭!城樓上的香拳微微一笑:“來者何人?請報上名來!”

正月雷哈哈一陣大笑,吼道:“老子的大名一說出來,隻怕會嚇你個半死!俗話說得好:正月裡一般不打雷,正月打春雷,墳頭遍地堆!正月打雷,遍地是賊!老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就叫正月雷!”

“哪裡來的狂徒?額娘,讓女兒收拾一下他!”玉如意自告奮勇請纓。香拳環顧四周,見十七路土司均噤若寒蟬地望著自己這邊,知道是樹立威信的大好時機來到了,讚許地看了女兒一眼:“好吧,你去迎戰正月雷!小心點!”玉如意雙手抱拳,單膝跪下接令:“女兒得令!”轉身下樓而去!沃日土司忙命令首下土司兵:“給女英雄擂鼓助威!”

當寨門打開,戰鼓聲中,一隊土司兵刀槍林立走了出來,一分為二站列兩旁。隨著馬蹄得得,玉如意騎著那匹烏雲追雪,悠閒自得地緩緩馳了出來。

“好美的一個天仙佳人!隻是你一不盔甲披身,二不手拿兵器,到底你是來乾嘛的呢?這兒可不是自由貿易集市場,二大爺趕集——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