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次待命(2 / 2)

另外也是吸引研究部大佬陳慶民教授的其中一項原因:在土壤中雖然有一些地球常見的微生物和細菌,但卻沒有發現任何一具昆蟲的蟲卵或殘存物質。這點是非常蹊蹺的,再加上上次探索小隊的描述,新世界好像根本就沒有小型昆蟲的痕跡,引起了陳慶民教授的關注。

所以,這次探索大部隊需要加重在對礦物材料的收集和挖掘工作上。一方麵是為了收集更多的新型金屬,用作更多的檢測和做替代性實驗,另外一方麵也是想研究一下生物種類生存的結構。

可不要小看這個生存結構。簡單的說,生物圈是有生物結構的。金字塔也好,環狀也好,總之是弱肉強食,一個生物圈要穩定發展,就會存在層層供養的關係。就好像鬥獸棋一樣,大象吃獅子,獅子吃老虎,老虎吃鬣狗,鬣狗吃貓,貓吃鼠,鼠吃大象,如此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假如現在貓消失了,鬣狗就沒有了食物,就會餓死,進入引起以鬣狗為食的老虎也餓死,一層一層減少,直到隻剩下老鼠。(嗯,老鼠永遠不死?)

因為貓消失了,老鼠就失去了天敵,就會加速繁衍,然後很快就會迅速以數量統治整個生物圈,接著就會因為缺少食物開始數量銳減,直到減少到一定數量後,就開始進化形成另外一個生物圈。

從這個例子其實可以看出,越高層的生物,越容易滅亡。而越底層的卻越容易繁衍過多,但是前進新區裡的卻很奇怪,完全沒有發現一點底層昆蟲的痕跡,難道是因為有一種昆蟲的天敵繁衍過多嗎?

這一點上,讓陳慶民這個動植物專家非常的驚訝,感覺自己不親自到前進新區去看一下,世界都會停止轉動。如果真的是自己猜測的原因,那昆蟲的天敵是如何消失的呢?

更或者,是因為和巨型1號生物一樣的原因?假如隻有很小體積的昆蟲產生了變異,變得巨大無比,其產生的卵也很有可能較之大家設想的更大,所以才在土壤中沒有殘留。如果是這樣的原因,那可能昆蟲帶給人們的危害會大於所謂的巨型生物。其原因就是數量。在自然界很多大型動物被滅絕,是因為其無法適應環境,可是昆蟲不會,他們天生就能適應各種環境,假如一旦巨型化以後,再加上恐怖的繁殖能力,在自然界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曾國凡在聽取研究部彙報時就得知了這些假設,這些可能性都是需要在這次探索中得到印證的。

所以,在人員安排上,挖礦隊和收集隊,人數幾乎占據了很大一部分人。剩餘的人員,不是修建前哨基地,就是基地防禦。

當然,千萬彆忘了還有莫亞男率領的捕捉小隊。這次的任務也確實是要捕捉一隻前進新區的生物用作**研究。大家都指著狗兔子的窩,一定得去抄一窩狗兔子出來。

莫亞男其實是反對的。因為正常來說,前進新區有大片的土地沒有被完全探索,這次人員較為充足,也派出了專門的探索小隊向多麵探索。既然如此,在地麵捕捉一隻**動物的難度絕對沒有進入地底去捕捉的難度高。

而且,莫亞男可能是憑借自己女人的直覺,感覺那個狗兔子的窩裡可能有些其他的東西,一些讓自己可能會感覺害怕的東西。

可惜,莫亞男並未堅持,而曾憲宇小時候還曾幻想過自己能有一隻貓狗寵物陪伴,可惜沒有實現,長大後因為鹹魚,又想開家貓咖摸魚,所以特彆感興趣。最終由於曾憲宇要跟著去,曾國凡考慮到狗兔子雖然在地下,但是至少離基地更近,所以還是決定由莫亞男帶領小隊去抓狗兔子了。

總之,不管怎麼說,前進兵團第二次針對前進新區的探索即將開始。四百人的人數,足以攜帶非常多的物資了。甚至連很多建築用的材料都可以攜帶進入,這也是曾國凡之所以要動用如此多人力的最終原因。物資後勤跟上了,拿下一塊三百多公裡的地盤,那不是跟玩兒似的。

至於曾憲宇,雖然被同意跟隨莫亞男前去抓狗兔子,但是不準進入地下太深。一旦有危險,肯定是被莫亞男帶回基地的命。當然,作為鹹魚的存在,好奇可以有,乾活絕對不乾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