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根本沒用多久,王文川就能很熟練的從黃金蟻身上剝離星狀烴。
這一切真是太棒了。王文川忍不住心裡給這一切都打個超五星好評。
錢老給王文川的科研任務很簡單,其實就是研究星狀烴如何能在不引起太多震蕩的情況下,替代地球華國現有的能源體係。
而王文川在熟悉了星狀烴以後,很快就給錢老出了這麼個主意:王文川在對星狀烴進行和汽油的融合實驗時,根據數據實驗,星狀烴在和汽油進行混合的過程中,可以把汽油中的雜質全部淨化掉。是因為星狀烴對雜質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很像是黃金蟻的消化液一樣,可以把雜質進行消化。這是非常神奇的淨化效果。
如此一來,隻要控製星狀烴和汽油的混合比例,然後讓華國能源部出一個對汽油市場汽油標號的提升改進,很容易就能拿出更多效能,且燃燒更充分的汽油。
這樣做,既可以悄無聲息的使星狀烴慢慢的融入華國民眾的日常用途之中,為國民生活更加美好做出貢獻;又能緩慢的減少對汽油的需求量。
當然,除了混合調配的辦法以外,王文川還提出了一個更為有意思的方案。由華國國家資產管理局那邊信得過的企業對星狀烴的專利進行搶注,編造一個星狀烴由實驗室合成的假論文出來。以此來試探看國外的關注情況。
還彆說,這個方案被錢老和周老一頓討論後居然通過了。地球華國能源部很快就出台了第五階段的汽油新標號,並且說明,新的標號出台,隻是因為辛烷值抗爆指數的原因。
而同一時間,華夏國家資產管理局下屬的華偉集團,在全世界範圍內搶下了星狀烴的專利注冊權。很優秀的是論文的作者署名裡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王文川,雖然隻是個二作,而且也不是唯一的二作,但對於一個研三還沒畢業的學生來說,這樣的論文作者署名足以驕傲一輩子啊。
當然,王文川可不僅僅是在星狀烴的研究上有建樹,而且在對超鈦的應用研究上也獨辟蹊徑,當得起田教授得一句天才之稱。
原本超鈦的使用,一直都像地球上的鈦金屬一樣,與其他金屬共同反應,製作成超鈦合金。性能卓越,幾乎能全方麵的替代鈦合金在航空航天,精密器械製造等多方麵的用途。
想想看,延展性如同青銅一樣大,又可以像玻璃一樣光滑無縫;打造出的物品如鋼鐵般堅硬,又如羽毛般輕盈;如此完美的礦石,簡直是上天的賜予。
如果能用於開發武器,武器將不再被炮管溫度所限製;如果用於航天器,太陽就能與你肩並肩;還有很多,零件製造,耐熱耐磨儀器等等。
王文川選擇了和眾大佬完全不同的一個方向——高速列車。
首先,王文川將超鈦融入鋼鐵鍛造中,利用超鈦極高的延展性,成功鍛造出延展性極好的無縫軌鋼,當然,或許叫超鈦軌剛也是可以的。這種無縫軌鋼,一截與一截直接能非常完美的對接,幾乎完全消除了原本的鐵軌與鐵軌之間的連接帶給列車的震動和不穩定性。
接著,王文川改進了列車的車輪係統。在車輪中也加入了超鈦,使得車輪在於軌道之間的摩擦更加的容易,而且由於車輪的耐熱性能得到了提高,即使速度非常快,車輪與軌道之間摩擦帶來的熱能也對其的影響作用極小。
最後,王文川還改進了列車的運行方式。原本靠著列車頭進行拖動型的列車運行方式,是以電或煤用作主要的能量來源,用一截車頭的力量來拉動後麵數截車廂一起運動。這樣的方式明顯太慢。
由於超鈦帶來的輕便和耐熱型,王文川突發奇想的使用每截車廂驅動的方式,把電纜和受電弓安裝在列車的頂上,隻需要受電弓從頂上的接觸網電纜進行取電,電力再通過機車內部底盤的發動機工作,進而推動列車前行。
為啥之前不用這種方式呢?你想想看,普通的金屬電纜,無法排除因為摩擦而產生的高熱度能量,非常容易起火,造成火災或者爆炸。而現在,隻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超鈦進去,超高的耐熱性,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
而且,無縫軌道也是幾乎同樣的道理。無縫連接,讓列車行駛更加平穩,不會出現顛簸。隻有平穩了,列車的速度才能提高起來。
王文川的辦法,把原本的火車速度整整提高了四到五倍,極快的加大了運輸速度。同時也讓所有的大佬們,對他刮目相看。
華國國家鐵路局在上級領導的指示下,進行了這個方式的實驗性執行,效果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隨後,開始逐步推廣並替換所有華國國內列車,不能替換就新修建,把所有的列車全部換成新一代高速鐵路列車。由於每趟列車都是由多個車組組成,而每個車組都如同螃蟹的腳一樣,可以共同運動向前推動列車的快速前進,所以這列高鐵就取名叫做“河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