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的辦法其實就是她在麵試時說過的聲波測試法。
當然,這次他們可不是從1號洞口開始的。而是來到了山坡頂端的2號洞口,那是一個筆直通往下麵的洞口,下麵深深地黑漆麻烏的看不見光亮。
很快,張雪梅就取出了很多設備:一些長長的豎釘,每一根都大約有20厘米長;一大捆電纜;還有需要使用的一大塊金屬板和大錘!
在張雪梅的指示下,大家很快就把豎釘和電纜布置了起來,每一根豎釘都纏繞著電纜,被釘在了2號洞口周圍的地裡,形成了一個電纜圈成的一個場。
而金屬板就布置在電纜場的正中間。曾憲宇需要使用大錘敲擊金屬板,由受到敲擊後會產生能量波,波會隨著電纜線經過每一個插入地下的豎釘,不,張雪梅糾正了大家的叫法,這個不叫豎釘,而是叫做地震傳感器。是的,能量波通過每一個地震傳感器,如果在通過的過程中,地下遇到什麼物體,能量波就會因為不一樣的速度,進而確定物體位置。
“來了啊。老鐵!”曾憲宇手握大錘死命的連續錘擊著金屬板!
這些由錘擊產生的能量脈衝,會以不停的速度傳播開來,並且在通過時根據物體的性質不同,讓大家能進一步的了解在2號洞口下方是否真的有夾層存在。
當然,張雪梅也說過,可以使用電阻層析成像工具ERT。隻是這次她沒有攜帶過來。很遺憾。如果能再使用ERT進行一次複位檢查,就更加完美了。
通過敲擊放置在山坡周圍的金屬板所產生的能量脈衝,經過固定在周圍的地震傳感器後,被電子儀器所接收。而脈衝經過地底不同的物體所耗費的時間大小反饋出不同顏色的土壤信息,進而描繪出地底物品或空洞的分布位置。
這就是新一代的重要考古工具。利用這種辦法,可以讓考古人員很輕易的就獲得地下的3D土壤結構圖,不用挖掘土壤,便可探測地下的遺跡構造,還不會對建築本身造成破壞。
所以啊,曾憲宇以為要用尋龍訣洛陽鏟什麼的,串台去鬼吹燈什麼的。真真的是某點的鍋啊。科技創造一切!
“你們快來看!”大約又過了一個多,電子儀器上的土壤3D結構圖很快就現實了出來。這是一幅由紅黃綠三種主色調形成的圖,在最上層現實的是綠色的淺表層土壤,間插著一些黃色的深層土壤層,而在掃描的中間層上,顯示著三個紅色的圓形截麵標誌。
“這個圖上顯示,地表下麵的夾層至少有三個並列的通道。就是圖上的三個紅色標誌。”張雪梅指著圖上顯示對大家說。
“而且你們看最左邊的這個稍微小一點的圓形截麵。它的顏色比其他三個顏色略微深紅一點,周圍還有一圈淡紅色。”
“這是什麼意思?”
“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找到狗兔子的所在了。它就停在這個稍微小的隧道裡。”
“棒極了!那還等什麼!?”
———————我是分割線———————————
曾國凡正在前哨站接待來訪的錢老和周老。
也不知道是出了什麼問題,錢老和周老的臉色都有點嚴肅。
“怎麼了?錢老,我看你們這神情並不太好啊。”曾國凡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剛給研究部配置了人員嗎?難道是工作量問題?
“副總指揮,還是我來說吧。”錢老還沒有開口,旁邊的周老卻插嘴進來了。“我們現在的情況有點不妙。”
“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