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院士將打磨好的水晶石慢慢的卡進鑰匙仗的中間位置,然後對著小田示意了一下。小田趕緊的將位置讓出來,露出了原本就放置在實驗室中間的大型玻璃箱。
這是曾憲宇之前就看到的,盛裝了浸泡海水的半球體的大型玻璃箱。
郭院士將鑰匙仗用手握住一頭,另外一頭則是探進海水中,緩慢的向著半球體中心的凹槽移動。
“小田,準備記錄實驗數據。”實驗開始,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裝上水晶石的鑰匙仗放入凹槽中,以此激活整個半球體。
小田答應了一聲,立刻開始準備,同時還不忘對著曾憲宇說了一聲:“看著吧!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整個實驗其實是早就在電腦上模擬了數次,隻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水晶石,沒有正式進行實驗。鰻魚怪一戰後,研究部獲得了一些水晶石,也分配給了郭院士這邊一點,後來掃描加打磨水晶石需要點時間,正好書籍翻譯又出來了,所以這個實驗也就耽擱到現在才來進行。根據之前郭院士對整個半球體的掃描,這個半球體並不是完全實心的,而且在半球體的表麵似乎塗上了一層不知名的防腐層,用以保護半球體不受侵蝕。隻是在發掘出半球體後,郭院士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把半球體放入海水中,以免受到酸堿失衡造成氧化。
從掃描來看,半球體的圓形麵幾乎是等比例縮小的海底城市縮影,生活區中的小廣場,以及環形通道都栩栩如生。最為神奇的就是郭院士的小組通過再三掃描,居然發現在圓形麵上的道路下,都有一條類似地球城市下水道一樣的管道存在。通過這些管道網絡,郭院士發現在這整個的城市半球體圓形麵上,形成了一個以中間凹槽為中心,逐漸向外輻射的管道網絡。然後從一同在辦公室中發現的鑰匙仗的下端又正好契合圓形麵中心的凹槽,於是,便有了這次實驗。
郭院士的手有點輕微地顫抖,也許是心情也在跟著顫抖,他的動作非常緩慢,但本身半球體在玻璃箱海水中的深度就不太深,很快鑰匙仗的下端就被安裝了進半球體圓形麵正中的凹槽裡,嚴絲合縫。郭院士將握住鑰匙仗另外一端的手鬆開,由於下端卡在凹槽裡,鑰匙仗是筆直地豎立了起來。
“老師,半球體圓形麵正中有能量流動反應。目前能量主要集中在環形寬道內部,呈環形加速的狀態。”早就做好準備的小田,在郭院士將手鬆開,鑰匙仗筆直豎立的時候,就打開了能量監控。從能量監控上很容易就看到了有一股能量從鑰匙仗中流動下來,在圓形麵的正中開始進行環形加速的流動。
“記錄能量大小和方向!稍後送去錢老辦公室,請錢老給分析一下。”郭院士雖然不是物理專家,但實驗的數據收集還是知道的。立刻就吩咐起小田完成整個實驗的數據記錄。
“好的,老師。目前數據情況很穩定,環形寬道上運行的能量速度並沒有加速的情況出現,外圍各區域的管道也沒有能量流動出現,這和我們預料的不一樣。”小田時刻盯著能量監控器的。
按照之前的模擬實驗,鑰匙仗其實是一個能量供給設備,通過安裝在中部的水晶石,將能量通過凹槽傳遞到半球體的圓形麵中,同時,能量會在整個半球麵內部的管道網絡裡進行流動,並將各區域全麵覆蓋。
但現在的情況明顯和預計的情況不太一樣,能量確實通過凹槽傳遞到了半球體內部管道網絡,但並沒有流出並覆蓋各區域,而隻是停留在了中央的環形寬道中。
並且,環形寬道也並沒有如之前錢老預想的一樣,變成一個類似電磁線圈一樣起到加速能量的作用。能量進入環形寬道後仍然是以勻速的方式環繞著中央區域。
郭院士並不是研究物理或者電磁學的專家,所以對數據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從剛才郭院士把鑰匙仗插入到中央凹槽後,就一直死死地盯著半球體。
整個鑰匙仗在插入後筆直的豎立著,這讓郭院士突然靈光一閃,伸出了手,輕輕地將鑰匙仗往生活區方向撥動。
“動了動了!”小田叫了起來,“老師,能量從環形寬道向著生活區方向移動了過去。目前已經激活了最靠近環形寬道的幾個廣場節點,速度在加快,現在整個生活區都充滿了能量!”
郭院士抬頭瞟了一眼小田激動的表現,又將手輕輕的將鑰匙仗回撥了一點,還原成了筆直豎立的情況。
“咦,生活區區域的能量在流失。環形寬道上停止了輸出能量,又恢複了剛才那種正常的勻速環繞中。”小田不斷的報出儀器上對各區域的能量情況監控。“生活區的廣場節點中似乎存儲了部分能量,環形寬道並沒有完全將能量回收啊。”
郭院士又嘗試了將鑰匙仗向著其他的幾個區域撥動,差不多類似的情況也同樣出現,環形寬道內的能量沿著鑰匙仗偏向的方向前進,並在鑰匙仗還原成筆直的時候,停止輸出能量。
很明顯這個鑰匙仗就好像一個開關似得,能通過其偏向的方向,引導環形寬道上的能量向其偏向的方向前進。這種匪夷所思地奇怪方式,簡直讓曾憲宇看得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