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熊國來客(1 / 2)

維克多倒是比曾國凡有魄力,第一次就組織了三千多人的基建隊伍,同時還有超過三百名的研究人員隊伍,就這些就已經達到了原本約定兩萬人的七分之一左右。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作為地球上的大國,不能一次性抽調大量基建人員直接占滿兩萬人的名額,對於一個國家以億計算得人口數量來說,兩萬人並不是什麼太大太起眼的數字啊。

這其實還是有很多講究的。這些抽調的人,是基建人員,而不是戰鬥人員啊。也就是說,他們很多人可能還是平民。這些平民一旦進入前進新區,迫於保密原則,再想出來可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這樣算起來,願意為國拋家棄口、隱姓埋名的人本身就不多。

按照原定規劃,先批次被批準進入前進新區的熊國人,也就是這兩萬人,可以有三千人的戰鬥部隊,剩餘的絕大多數都是需要進行基礎建設的,負責將北方雪地島嶼修建成新的熊國基地,在這些人裡麵,各種技術工種都是需要的。

但是在維克多的規劃中,先期根本就不需要招募戰士,也完全不需要做防守,直接和曾國凡就做好了借人的準備。借人乾啥?探索啊!

雪地島嶼可還沒有探索呢,那邊是不是也會有像是黃金蟻這樣的巨型昆蟲什麼的誰也說不定。但見識過曾國凡分享給維克多的關於第一小隊的部分剪接戰鬥視頻後,維克多已經放棄掉用自己的戰鬥部隊來探索的想法了。

他要做的就是召集其大量的基建人員,必須先把基地建立起來,然後通過和先行者華國的聯合,加快縮短自身對前進新區的各項情況理解,然後再重新組建一支全新的部隊,和華國共同發展。

所以說,戰鬥人員根本不是維克多考慮的。這樣看的話,能一次組織起三千多人的基建隊伍,維克多也是花了大力氣了的。

除了基建人員以外,維克多還親自拜訪了熊國著名的老一輩科學家——施密特.雷布裡科夫。這可是研究部錢老和曾國凡點名要求必請的一尊大神,他基本就是和錢老是一代的科學家,也是國際上享譽全球的頂尖科學家之一。

之所以請來施密特教授,也是希望能通過施密特教授在熊國的頂尖學術號召力,進一步和華國的研究部進行對接,早日學習華國的先進技術,轉變為自己熊國的技術。

當然,這樣的方式也是維克多從曾國凡那裡學來的,當初曾國凡也是先搞定了華國的學術大佬錢光祖教授,然後再通過錢老的號召力,召集起其他相關的科學家,最後再進而不斷完善組成了現在的研究部。

對此,維克多非常的積極,親自拜訪施密特教授,邀請其坐鎮前進新區,並引入更多的熊國科學家和研究員,用以充實研究部。雖然有一句話曾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籍的。”,但這一句話在華國無私的邀請熊國加入後,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雙方必將本著共同進步的方向,不斷創造更多的新型科技。在這裡,任何新型科技,隻要被研究出來,那熊國一定會擁有共享的權利,對此,這也是維克多必須要邀請到一尊大神坐鎮的原因。

在組織好這麼多人以後,維克多其實還組織了一個小型的參謀團隊,美女間諜塔娜莎也是其中之一。塔娜莎之前並沒有得到進入前進新區的批準,因為她當時還沒有完成自己的間諜任務。現在這次維克多召集參謀人手,塔娜莎就自告奮勇前來報名參加了。

塔娜莎除了曾經親身操作過米國的單兵外骨骼裝甲以外,還親自和華國第一小隊的隊長來回對戰好幾個回合,還曾經占據過上風,所以如果維克多要像第一小隊那樣來裝備自己的特種部隊,那塔娜莎肯定是一個參謀的好手。又或者說,假如維克多像曾國凡借兵探索雪地島嶼,肯定也需要塔娜莎和德米一起帶隊跟進,這樣,也方便刺探一下華國目前的真正實力。

除了塔娜莎,維克多還特彆從熊國水下部隊中抽調了一位高級將官克洛貝.內特。克洛貝是水下作戰的專家,也是熊國水下特戰隊的指揮官。維克多之所以加入這一位水下作戰的專家,也是因為看了曾國凡給他的地圖,從地圖上顯示,前進新區絕大多數的地方都處於海洋區域,所以維克多特意找了克洛貝,希望能借助他豐富的水下作戰經驗,為自己提供更多的參謀幫助。

維克多一切準備就緒,和阿伊木返回前進新區,正好碰上了組建審查大隊完成的葉向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