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上元燈會(下)(1 / 2)

() 上元夜登樓觀燈是梁國的習俗。雖然也沒傳承多少代, 但皇帝每年都不曾缺席, 也使得京城百姓漸漸養成了去宮門前參拜,同時一睹皇帝真容的習慣。甚至異地的百姓聽聞這件事, 有些也會特意在上元節趕至京城, 就為了能親眼看一眼皇帝皇後或者太子。

今歲的上元節自然也不會例外,哪怕朝中這一年發生再多的變故, 底層的百姓也不會知道。他們也隻是來朝拜,隻是來看熱鬨的。

登樓觀燈慣例是在最臨近宮門的朝陽樓上舉行,朝陽樓本身就高, 站在其上便有居高臨下之勢。在宮門內修建這樣一座高樓,作用與軍營中的瞭望台類似——雖然京中安穩, 皇宮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敢擅闖的,可哪朝哪代也不會缺敢於謀反的人。

不過朝陽樓至今也還沒有派上真正的用場,當年的三皇子之亂在皇帝的算計下平複得太快, 根本就沒來得及攻打皇宮。所以朝陽樓的作用, 至今也隻是點燈觀燈而已。

戌時正,皇帝和太子準時出現在了朝陽樓下。

一牆之隔的宮門外, 此刻也已經彙聚了大批的人,若是站在宮牆上往下一看, 便隻見黑壓壓一片人頭。人頭攢動間, 喧囂不斷,便是剛來到朝陽樓下的皇帝和太子也都聽見了。

皇帝回頭看了眼太子。燈火照耀下,他蒼白的臉上似乎也被添上了一層暖色,顯然不那麼羸弱了。再加上太子自來律己, 病得再重也是身姿挺拔,渾身的氣勢甚至能讓人忽視他愈發單薄的身體,隻能感覺到儲君威儀頗重。

沒覺出有何不妥,皇帝順手幫太子理了理大氅的衣襟,而後說道:“走吧,隨朕登樓!”

太子微微躬身應是,側過身讓皇帝先行一步,而後跟在他身後登樓。

此刻的朝陽樓上一片昏暗,裝飾了整座高樓的彩燈都還未被點燃。因為這朝陽樓的第一盞燈,必然是要由皇帝親點的,而隻要點燃了那第一盞龍燈,其內的機關便會串聯整座朝陽樓上的花燈,使其一盞盞漸次點燃。不需旁人再插手,整個過程也顯得格外神奇。

皇帝先一步踏上了朝陽樓,旁邊的侍衛立刻遞了火把給稍慢一步的太子——今日的朝陽樓隻有皇帝和太子能夠踏足,侍衛和宮人都隻能等在樓下。

太子將火把接了過來,微微向前傾斜,正好可以照亮皇帝麵前的台階。

兩人一步步登樓,城外的人也漸漸看到了那一支登上高樓的火把。隻朝陽樓上還很昏暗,眾人也隻能影影綽綽看到兩道人影,不過這也足以讓頭一回見到皇帝和太子的人激動了。

人流湧動,不自覺向前擁擠,直到逼近宮牆被持刀的軍士威逼後退。

萬幸祁陽和陸啟沛沒湊這個熱鬨,兩人對皇帝和太子早熟得不行了,完全沒有在宮牆下換個角度瞻仰的想法。是以她們雖然來看熱鬨,卻也沒有往前湊,十幾個侍從護著三人站在靠後的地方。周圍的百姓見到這個陣勢,也都自覺往兩邊擠去,並不與他們衝突。

饒是如此,周圍的喧囂嘈雜也足以吵得人腦仁疼,祁陽便不由得歎道:“真可怕,早知不來這裡湊熱鬨了。”她們真要看熱鬨,去宮牆上看都行,如此身臨其境也是頭一回體驗。

當然,體驗後的感覺並不怎麼好,周圍實在是太吵太擠了些。

陸啟沛將人護在懷裡,在她耳邊輕聲笑了下:“殿下也是為了帶阿笙來看這場熱鬨,辛苦些也暫時忍忍吧。不過熱鬨看這一回也就夠了,下次咱們不來就是。”

兩人說著話,陸笙本還在把玩木偶,聽到二人提起自己也抬頭看了過來。

陸啟沛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小孩兒軟軟的頭發落在掌心,手感頗好。她眼中笑意更深了兩分,再與祁陽隨口閒話幾句,二人複又將目光移向了不遠處的高樓。

另一邊的朝陽樓上,皇帝和太子已經一步步登上了樓頂最高處。

高樓上早已布置好了一切,一盞精致的龍燈赫然在目,龍須龍爪都活靈活現。而這足有一人高的巨大花燈若被點燃,便足以將左近照得亮如白晝。再加上圍繞了整個朝陽樓的那些小花燈,全部點燃之後,這做昏暗的高樓立刻就能變為上元夜京城最耀眼的存在!

皇帝和太子都不是第一次登樓點燈了,是以第一眼看的並不是麵前的龍燈。

二人站在朝陽樓上眺目遠望,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宮門外黑壓壓的人群。來參拜的人不少,見到皇帝和太子現身,人群湧動喧囂。然後目光再放遠些,大半個京城也都儘收眼底……

梁國在皇帝的治理下已有盛世之相,京城中更是一派歌舞升平。

所謂上元夜登樓觀燈,是觀龍燈,更是觀城中燈火——上元燈節賞燈是習俗,卻並非官府強製每家都要掛燈,是以這一眼望去便能瞧出許多端倪。

皇帝看見滿城燈火,便知百姓今歲富足,都能點得起燈了。這讓他心裡有些滿足,哪怕如今身體每況愈下,可這些卻都是他的功績……生老病死他不能控製,但這一片太平盛世卻足以讓他留名青史,這便是對他這一生最大的肯定了。

心中豪氣頓生,皇帝扭頭衝太子伸手道:“火把給朕,朕要最後點一次燈!”

“最後”兩個字說得太子一怔,嘴唇囁嚅了下想說些什麼,可對上皇帝湛然的目光卻又將話咽了回去。他默默將火把遞了上去,看著皇帝舉著火把上前,也下意識跟了兩步。

恰在此時,一陣淩冽的寒風刮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