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被抱進觀裡的時候,主持師傅忙於觀裡的事務,就把素心交給她和了緣師姐照顧,後來師姐跟在師傅身邊學習處理觀裡的事務,素心就基本由她照顧了。從素心的牙牙學語到啟蒙再到及笄成人,她從來都是事事躬親,平時對素心的教導很是嚴厲。所以素心對她就多了一份的拘束。而師傅,隻要不是妄視規矩和違背道德,平時對她們都是寬容的,所以素心對師傅就多了一份隨意……
要說有什麼不妥,可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的,這要從素心與了緣師姐的“水火不容”說起。
了緣師姐從小被師傅有意培養成白雲觀主持的接班人,在觀裡素來頗有聲望。師傅近幾年更是漸漸放手觀裡的事務,了緣師姐慢慢掌權,也就養成了雷厲風行,說一不二的風範。
而素心,是嫡係弟子最小的一位,再加上性子純直,對佛法經書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近幾年更是被師傅另眼相看,因而對她也是格外的寬容寵愛,所以行事從來都不懂得拐彎抹角。
兩人仿佛天生不對盤似的——素心遵從本心,在了緣眼裡就成了“我行我素”。而了緣八麵玲瓏,在素心眼裡就成了“表裡不一”。
有些事情連她都能看明白,師傅肯定也是心裡有數。可是師傅完全一副放任自流的模樣。
她隻是覺得,了緣師姐以後要接替師傅任主持之位,那麼她和素心就應該從旁一心一意地輔助,而不是因一些分歧而起內訌。
畢竟白雲觀是她們共同的家,抱成團才是生存之道。
師傅不從旁調解罷了,就不應縱容素心。
妙音師太自是了解自己的二徒弟心中所想,她心裡不由歎了口氣。
說起來,她的三個徒弟都鐘靈毓秀,各有千秋
要說三個徒弟之間她最信任誰,當屬圓真無疑圓真為人正派,又沉穩大氣,在寺裡威望不低,要是有心與了緣爭一爭,完全有望,可是心思不在此
而了緣,聰慧機敏,心思縝密,因出家入寺時已經是垂髻之年,有著符合世俗的為人處世的一套標準,這也是當初她最終讓了緣跟在身邊手把手教導的原因
至於素心,不染世俗,心思純淨,對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也就有了自己為人處世的堅持,既不像圓真那樣刻板,也不像了緣那樣圓滑
兩位徒弟之間的矛盾,她能調解一次,兩次,甚至不動聲色地讓她們沒有對立的機會,最終或許也隻能讓她們麵和心不和。畢竟,她能掌控白雲觀的一切調動,卻掌控不了人心。
再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算在白雲觀也不例外。
了緣處於今時今日的地位,要是一個反對的聲音都容不下,也枉費她多年的教導。
再想到了緣這段時間的異常——開始私下頻頻與達官貴人的家屬交往,她心裡不由布滿陰霾。
她們白雲觀,是受皇家庇護的寺院,與慈源寺之流不一樣。白雲觀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名望地位,靠的是曆代主持的智慧與步步為營。
所以當得知慈源寺的主持濟寧師太親自遊走於京城各大世家之間從而獲得眾多的達官貴人的信捧,讓慈源寺名聲大振的時候,她內心沒有一絲的波瀾。
想要超然,就要物外。隨波逐流,終究落了下成。
了緣,還是太心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