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朕要築京觀,誰讚成,誰反對?(2 / 2)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5774 字 11個月前

狂笑著挑飛一個擋在自己麵前的金兵,換上好馬的姚平仲從身後親兵手裡接過火把,先是指揮著親兵往糧食堆上潑了一些猛火油,等親兵退開之後就將火把扔了上去。

“燒!可勁兒給老子燒!不用心疼!還有,官家說了,讓咱們找機會把騾子和毛驢啥的都給換嘍,小孩子都知道玩騎馬打仗,咱們也不能一直騎騾子騎驢!”

姚平仲的話,引得跟在他身邊的一眾親兵還有一眾西軍將士都哄然大笑起來,笑聲中卻又充滿著淒慘和釋然。

大宋從來都不缺馬,也不缺戰馬,但是軍中武將就很缺戰馬,形成這種狗屁倒灶情況的原因很複雜,不是一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包括姚平仲自己騎的都不是戰馬,而是一頭青色的大騾子……

但是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既然官家說允許自己這些人在牟駝崗換馬,哪怕隻是普通的良馬,那也比騎著騾子和毛驢打仗要強得多。

騎驢找馬,最終找到馬的西軍此時更加的張狂,放火燒糧,放火燒草,幾乎是任何能燒的東西都不會放過,就連原本所騎的毛驢都殺了不少,然後順勢扔進了牟駝崗的水井裡麵。

越來越大的火勢也使得留守牟駝崗的金兵開始崩潰,既而四散,接著又被騎馬追上去的西軍將士們一刀砍死。

“相公,咱們要不要埋伏在這裡,等金賊來了之後再直取他們中軍?”

燃得差不多,也殺得差不多,姚平仲開始有些膨脹了:“金賊攻汴京不下,又得到糧草被燒的消息,肯定會回師牟駝崗,咱們隻要分段埋伏襲擾,待金兵到了牟駝崗之後再直取中軍,何愁那完顏小兒不死?”

種師道卻搖了搖頭:“吩咐下去,繞道,回汴京城下!”

“相公!”

姚平仲急道:“若是失了這次機會,隻怕完顏小兒就要北遁了!”

“執行軍令!”

種師道強忍著吐血的衝動,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出來這麼幾個字。

沒辦法,種師道也想乾掉完顏宗望,但是種師道卻不像姚平仲這麼膨脹,膨脹到自己心裡都沒點兒逼數——

留守牟駝崗的隻有少量的金軍正軍,剩下的大多都是簽軍和民夫之類的雜魚,自己帶著的西軍看似能打,但是也隻是能打簽軍,真正麵對金軍正軍的時候還是會吃虧。

姚平仲無奈,隻得按照種師道的吩咐撤兵,給完顏宗望留下了一個滿地餘燼和屍體的牟駝崗。

……

紫宸殿裡的氣氛有點兒壓抑。

實際上,從當今官家禦極以來,紫宸殿裡的氣氛就沒歡快過,跟當年上皇坐在龍椅上的時候相比,完全就是天上地下兩個極端。

當年上皇坐在龍椅上的時候,大家可以討論討論朝政,順便再聊聊書法和詩詞,偶爾還能陪著上皇一起聊聊修仙的問題,可是自打當今官家禦極以後,一切就變了。

除了討論打仗,就是被官家罵成豬隊友,同時還要提心吊膽的麵對著官家的屠刀。

真是懷念上皇啊~

坐在龍椅上的趙桓將殿中群臣的種種表現都儘收眼底,隱在十二旒冠冕之後的臉色也不見絲毫喜怒。

等著朝堂上的大佬們把該說的事情和不該說的屁話都說完之後,趙桓才開口道:“擢李若冰執掌吏部。另外,朕要把這兩萬簽軍都築了京觀。”

這兩萬簽軍俘虜該如何處置,是眼下最大的問題。

大宋的軍法很操蛋,規定戰爭過程中不得隨意抓俘、不得隨意毆打、不得隨意殺俘等,並製定了相應的獎懲政策。

一方麵來說,這些法令條文加強了軍隊的紀律、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從精神層麵上體現了人本思想的抬頭,使得俘虜的生命權得到了體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但是從另一方麵來說,這些法令條文的作用基本上就是扯蛋——

戰爭時期講究以人為本?這不是扯蛋這是什麼?

瞧著殿中群臣一臉懵逼的模樣,趙桓神色不變,掃視了殿中群臣一眼之後又重複了一遍:“朕說,要把他們都鑄成京觀。誰讚成?誰反對?”

PS:感謝桐棠的盟主打賞,感謝寶慶漁者的千賞,感謝暴君序列就是爽和月下丶獨酌丶丶的打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