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似笑非笑的瞧了嶽飛一眼,卻又將目光轉向了蕭諾言:“蕭愛卿回頭調撥一千騎兵到嶽愛卿帳下聽用。”
當蕭諾言喊出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時候,趙桓就知道自己又成功了。
果不其然,蕭諾言沒有絲毫遲疑,直接就躬身應了下來:“臣,遵旨!”
趙桓這才將目光轉向嶽飛:“帶上你本部的騎兵,再加上歸義侯調撥過來的一千騎兵,搶在金兵卷土重來之前不斷的襲擾金國的邊境。
可有一點,隻許襲擾,不許與金兵大戰,總之便是賊進我退,賊駐我擾,賊疲我打,賊退我追。若是賊亂,便抓俘虜往析津府以築城,能做到麼?”
趙桓的話音剛剛落下,嶽飛便傻眼了。
能帶出一支讓金兵發出“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歎息的嶽家軍,嶽飛自然極為重視軍紀,整個嶽家軍的口號都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搶掠”。
可是現在,趙桓居然要讓嶽飛不斷襲擾金兵,還要大量抓俘虜回來當苦力築城,嶽飛就有些懵了。
畢竟大宋的軍法裡麵明確規定了,戰爭過程中不得隨意抓俘、不得隨意毆打、不得隨意殺俘等,並製定了相應的獎懲政策。
但是旁邊的種師道等人卻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
能光明正大的喊著要把俘虜築京觀的皇帝,就問抓幾個俘虜當苦力怎麼了?怎麼了?!
眼看著嶽飛有些遲疑,宗澤趕忙伸手碰了碰嶽飛,低聲道:“還不領旨!”
被宗澤這麼一提醒,嶽飛這才回過神來,躬身應道:“臣,遵旨!”
趙桓這才轉嗔為喜——
什麼是內聖外王?
內聖就是對自家的老百姓好點兒,因為自家的老百姓給自己這個皇帝繳納賦稅讓自己花銷,送兒子當兵替自己開疆擴土,還會把年輕漂亮的女兒送進宮裡來服侍自己,所以不對自家的百姓好而對外人好,那還有良心嗎?
至於外王就更簡單了。
因為除了自家的百姓之外,其他的那些人可不會給自己交一文錢的保護費,也不會把土地獻給自己,更不會把他們年輕漂亮的女兒送進宮來,所以就得打到他們老老實實的交錢、獻土、送女。
這才是內聖外王的正確解釋,內聖,外王!其他的所有說法全部都是歪理邪說!
簡而言之,大宋的軍法規定的沒有錯,但是這種規定隻是針對自己人,也就是那些活不下去才造反的百姓,跟金國和西夏是沒有一文錢關係的。
朕,真正的儒學大宗師,沒有人比朕更懂儒學,也沒有人比朕更加的奉行天道!
但是趙桓也忘了,霍衝先生曾經說過,帥不過三秒。
就在趙桓準備給宗澤和種師道以及嶽飛和楊再興等人好好講講何為天道,何為王道的時候,何薊匆匆忙忙送過來的一封密信卻讓趙桓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