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西夏的鄉賢士紳們有錢,還有那些從大宋叛逃到西夏,不斷的給西夏提供糧草和情報支持,為了家族利益就幫著李乾順對付大宋的那些鄉賢士紳們也有錢。
光是把這些人都抄家滅族,抄出來的錢財就差不多能夠支撐起這次親征的花費。
重要的是,西夏有人。
錢是死的,人是活的。
把西夏人賣給秦會玩當勞工,一個能賣五貫錢。
而秦會玩也不是什麼心慈手軟的善類——如果一個勞工不能壓榨出一百貫的價值,秦會玩就絕對不會花五貫錢去買一個勞工。
更重要的是,一戰而滅國,趙桓現在完全可以騰出手來慢慢收拾大宋的那些問題——
大宋存在的那些問題,基本上任何一個穿越者都心知肚明,而且很多穿越者都會在穿越之後就立即著手改變,什麼猥瑣發育攀科技,什麼朝堂鬥智玩心眼之類的流派都有人玩。
唯獨趙桓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
實際上,就算是沒有完顏宗望帶兵兵圍汴京,趙桓一樣會選擇想辦法挑起戰爭,然後再慢慢解決大宋自己存在的問題。
因為大宋的問題不在於外,而在於內。
大宋的問題不止於文恬武嬉,更多的還是從唐末以及五代十國時期就遺留下來的曆史因素。
這也是為什麼大宋的官家們在登基之初都想著改革,等到改革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放任自流的原因。
無他,因為沒有壓得住整個軍隊的威望,皇帝就隻是個名義上的皇帝,隨時可以換。
所以趙桓才會選擇通過戰爭來加強自己在軍中的威望,通過“永不加賦詔”來加強自己在民間的聲望。
就算當年的太祖爺一樣。
“你解放軍不跟我走?我就到井岡山上找紅軍去!”
“我不相信解放軍會跟著你黃永勝走!什麼總參謀長?打起仗來,我就是參謀總長。解放軍跟你黃永勝走,我就到井岡山找紅軍去!”
隻有手握軍權,趙桓才能放心大膽的進行改革,去慢慢解決大宋存在的那些問題。
就像現在一樣。
通過一場又一場戰爭,趙桓的威望在軍中已經慢慢達到了頂峰,任憑民間怎麼亂,隻要軍隊不亂,趙桓就可以指著那些官員士紳們說一句:朕不是針對誰,而是說在座的各位,全都是垃圾!
甚至退一步講,哪怕整個大宋都徹底亂起來,奉聖州、太原、真定、保定、河間、汴京、陳留這些地方都不會亂,這就是趙桓的基本盤,就算軍隊也靠不住了,趙桓也可以在這些地方重新拉起自己的隊伍。
如果不是顧忌著不想百姓的傷亡太大,趙桓現在完全可以重新打一遍天下,直接把所有的條條框框全都徹底砸碎之後重新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