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皇趙吉翔為首的大宋朝廷當然借著這個機會大肆斂了一波財,可是對於民間的百姓來說,朝廷的這種行為無異於肆意搜刮民財。時人怒罵蔡京,認為他推行的紙幣政策,比強盜土匪更可惡。
大宋社會的動蕩,乃至於北宋的滅亡,與此都不無關係。
所以趙桓在對待交鈔的這個問題上麵也是慎之又慎,直到徹底平定了西夏之後才開始著手改革交鈔。
畢竟,趙桓還活著的時候一切都好說,趙桓可以準備足夠數量的準備金,可以限製寶鈔的發行數量,也可以允許百姓自由兌換寶鈔,可以讓百姓用紙幣繳稅。可是等趙桓掛掉之後呢?
永遠不能低估人的上限,也永遠不能高估人的下限。
就大宋朝堂上的這幫神仙,論起坑皇帝坑自己坑百姓,那個個都是一把好手,指望他們乾點什麼正經事兒,那才是真正的難如登天。
更彆說受限於防偽手段等等因素,想要製造假鈔的難度可比後世低了無數倍。
但是不管怎麼說,無論交鈔也好,還是寶鈔也罷,這種紙質貨幣的出現,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極為超前的玩法,趙桓自然也不介意借著這個機會把金國和全世界都給埋坑裡去。
比如說榷場,比如舊鈔換新鈔。
榷場隻能用新鈔這是明擺著的事兒,可是就算金國想用舊鈔換新鈔,整個金國又能有多少舊鈔?再加上舊鈔換新鈔所產生的火耗,金國的舊鈔又能換多少新鈔?
所以,金國就得想辦法賺錢——最容易也是最快的賺錢方法,自然就是去旁邊的鄰國抓勞工換錢。
可是俗話說的好,爛船還有三斤釘,又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高麗自然比不上高句麗,可是再怎麼完犢子的高麗,好歹也有那麼幾分家底,就算乾不過金國,起碼也能跟金國在戰場上撕巴兩下。
同理,大理想要新鈔,自然也可以通過拿舊鈔換新鈔或者用勞工來換,然後緬甸和交趾那些地方也會想著抓大理的勞工換新鈔。
這也就意味著大宋隻要拿出一些紙來,就能以中間商的身份在中間狠狠的賺上一筆,同時還能挑動金國跟高麗在戰場上麵互撕,讓大理跟緬甸和交趾在戰場上互撕。
等到這些人都撕的筋疲力儘了,自然也就該大宋以正義的身份出場了——
諸國互相攻伐,苦了的可不就是百姓?
百姓受苦,身為天下萬民之主的聖天子趙桓,自然會感同身受,又怎麼會坐視天下百姓受苦?
到那時候,說不得就要行霹靂手段,救萬民於水火。
頗費!
心中打定主意之後,趙桓便笑眯眯的道:“明日跟那姓完的商談之時,便告訴他一個勞工值四貫寶鈔。”
楊再興卻道:“倘若金國那邊印了假的舊鈔?”
ps:今天拿《某美漫的英雄聯盟》祭天。
另ps:右手腱鞘囊腫,左手被油燙的掉了一大塊皮,被狗咬了打狂犬疫苗,兩邊的肩膀都腫了不說,還特麼發了兩天的高燒……就說誰比朕更倒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