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聖明!”
“官家江山萬年!”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
“好生用心做事,做你自己該做的事,千萬不要摻和朝堂上的那些破事。”
替江鑫龍整了整衣領,李光遠又接著叮囑道:“還有,官家給你的,你就拿著,官家不給,你千萬不能自己伸手,紀自明便是個例子。”
江鑫龍點頭應下了,卻又有些遲疑的問道:“紀自明固然該死,可是官家如此處置,是不是太過了些?史書上……”
“老夫問你,這史書是誰寫的?”
李光遠反問一句,說道:“或者說,到底是史書上的名聲重要,還是江南的民心重要?江南乃是朝廷的賦稅重地,上皇搞得江南民心儘失,當今若是不下重手,何以收民心?”
“可是……”
又是一番遲疑之後,江鑫龍又接著問道:“江南士林……”
“士林?”
李光遠嗬的笑了一聲,嘲諷道:“依老夫看,你的史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曆朝曆代不乏造反之人,可是你見過哪個離開百姓之後能成事的?”
“如今官家殺一個紀自明而儘收江南民心,縱然有人起兵作亂,百姓可會願意跟著造反?”
“包括那個陳員外,你看他如何?”
“千頃良田十不存一,萬貫家財散去大半,你看他恨不恨官家?”
被李光遠這麼一問,江鑫龍頓時就傻眼了。
按理說,陳員外應該是恨當今官家的。然而實際上,那陳員外除了每天跑去知府衙門看紀自明的笑話外,剩下的卻是逢人便說官家好,還請了些口藝人,將這件事情編成了“紀知府貪婪害民,萬歲爺怒懲貪官”的話本在鄉間傳唱——
在這話本裡,紀自明的形象自然不必多說,自然是要多貪就有多貪,要多壞就有多壞,可是當今官家趙桓的形象卻被刻畫成了千古第一的明君聖主!
“可是……可是……”
江鑫龍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可是卻怎麼也想不出來到底是哪兒不對勁。
“沒什麼可是。老夫蹉跎半生,膝下也就隻有這一個女兒。俗話說女婿如半子,你能得官家青眼看重,老夫這臉上自然也有光彩。”
李光遠笑了一聲,說道:“你隻需要記住老夫跟你說的,好生用心辦差,不要摻和朝堂上的那些破事,老夫還想著有朝一日能看到你造出來的鐵船航於大海。”
……
“官家呢?”
汴京城裡,孟太後拿著李綱送上來的奏疏,忍不住揉了揉額頭:“他當初說是南巡泉州,可是你們誰來告訴哀家,他現在又跑到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