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散去了?”
待何薊從行轅返回之後,趙桓低聲問道:“弄清楚怎麼回事了麼?”
何薊躬身道:“啟奏官家,林才人擔心有人生亂,便點齊了五百娘子軍,準備隨時衝陣救駕。沈統領因為行轅內無詔不得集結諸軍的規矩,故而率人攔住了林才人。如今都已經各自散去了。”
趙桓嗯了一聲,扭頭對無心吩咐道:“林才人護駕心切,賞玉如意一柄。朱剛恪守軍規,賞錢百貫,賜鎖子甲一副,錦袍一件。對了,娘子軍和那些步軍將士各賞錢十貫。”
待無心躬身應了之後,趙桓才笑眯眯的對著依舊跪在地上的蕭德等人道:“都趕緊起來吧,不過是一場誤會。朕命人準備了酒菜,今日朕便與爾等一同宴飲,也算是為爾等壓壓驚。”
想了想,趙桓乾脆又扭頭吩咐道:“罷了,讓人將酒菜送出來吧,朕就在這行轅門口,跟析津府的百姓們共同宴飲。”
直到這個時候,驚魂未定的蕭德等人才壯著膽子從地上爬了起來。
該說不說,趙家皇帝們雖然都乾不好主業,但是親民的工作卻一向做的不錯,除了趙吉翔那個沙雕在江南的名聲比臭狗屎還臭之外,剩下的皇帝們在民間,甚至在遼國的形象都是值得肯定的——
宋仁宗趙禎駕崩之後,“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洛陽百姓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
當宋仁宗趙禎的訃告送到遼國時,“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遼道宗耶律洪基更是抓住宋國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趙桓的形象自然也不用多說——
儘管好拿人築京觀以炫耀武功,又好把人淩遲,甚至還發明了剝皮實草這樣兒的酷刑,但是百姓們知道,知道趙桓是個好官家。
因為官家曾經說過:世人皆以為朕殘暴。殊不如,朕生平不好殺人,唯好太平。
再加上報紙慢慢開始流傳,趙桓在民間的形象也變得愈發立體起來,什麼愛民如子,痛恨貪腐害民之輩,不好女色,衝冠一怒為百姓之類的故事那是層出不窮,世人皆知當今趙官家乃是千古難得的明君聖主。
然後一場請願麵聖就變成了一場忽如其來的大型狂歡。
尤其是挑起來這次請願麵聖活動的蕭德,更是拿著今天這事兒吹了一輩子的牛逼,哪怕是垂老矣矣,臨死之前還不忘跟家人吹噓一番——
儘管後來跟著大軍當了好幾次民夫,但是自己每次都能安然無恙的從戰場上回來,什麼刀槍劍戟之類的都好像在特意避開了自己一般,這是為了什麼?
那是因為自己跟真龍天子在一起喝過酒,吹過牛,諸天神佛因此都保佑著自己!
就連析津府的其他百姓也是一樣,都把今天經曆的這些事情當成了一輩子的談資——咱析津的人,那是跟官家一起吃過飯的!啥?你沒跟官家一起吃飯?那你可彆說你是咱析津府的,丟人!
當然,其他人可以喝多,也可以喝多了牛逼,但是趙桓不行。因為趙桓忽然想起來一件很重要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