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五年規劃之好大一攤子!(2 / 2)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4157 字 11個月前

心裡打定主意? 李綱當即便乾脆得落的向趙桓躬身請罪:“啟奏官家? 上一次五年歸劃之事未能成行? 其錯在臣? 請官家責罰。”

趙桓當即大度的哈哈一笑? 表示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要不是為了再坑莊貔貅一把,趙桓自己都快把這事兒給忘了……

掀過了這一篇,李綱便躬身拜道:“啟奏官家,臣以為五年之計,最重者莫過黃河? 其次在朝堂與樞密院? 再次乃是社學。”

一聽趙桓提到黃河? 趙桓的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因為大宋有著三易回河這麼牛逼的神操作? 黃河母親的脾氣變得有些糟糕,時不時的就會折騰出點兒動靜。

事實上,從靖康元年到現在? 黃河已經出現過兩次決堤了,朝廷也因為這兩次決堤沒少花錢。如果不是禁軍加廂軍加民壯玩了命的封堵堤口,隻怕山東和河北又得倒黴,損失也會更重。

而且可是預見的是,黃河母親的這股火氣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消下去的,很可能再延續個上百年也消不下去——

老鐵家的元朝從來就沒乾過什麼好事兒,唯獨乾了一件治河的好事兒還把江山給折騰沒了。

如果按照老鐵家的元朝唱涼涼的那段時間推算,黃河母親大概還要再接著發上一百五六十年的脾氣,而趙桓在位的這斷時間,就算不是最嚴重的時候,估計也不會輕到哪兒去。

“治。”

趙桓沉聲道:“黃河必須得好生治理一番,不惜人物,不惜物力。”

工部尚書高子安躬身應了下來,李綱又接著說道:“除去黃河,便是朝堂與樞密院改製之事。”

“改製之事,事關天下之重,既不能緩,卻也不能操之過急,最好能用兩年到三年的時間來完成。”

“再次便是社學。依微臣之見,在五年之內能將各州學建好也就差不多了,若是想要直接鋪到鄉村之間,隻怕不易。”

李綱說完之後,其他各部尚書也來了精神。

工部尚書高子安是第一個跳出來叫屈的:“啟奏官家,工部早就撐不住了!”

“上皇的寢陵要建,官家的寢陵也要建。”

“河道還要疏浚,直道還要修。”

“官家前番還說要重繪地圖。”

“……”

兵部尚書李文德同樣跳了出來,拜道:“官家說要裁汰軍伍,現在樞密院直接把裁汰後的安置事宜扔給了兵部……”

“按照官家的要求,每年會有一批將士退出軍伍,也就意味著兵部還得替樞密院那邊募兵員。”

“偏偏還有驛站之事,還要在地方替禁軍、廂軍選擇駐地。”

“如今兵部也是撐不住了……”

“……”

等到六個尚書都出來訴了一番苦之後,趙桓才驚愕的發現,自己到底折騰了多大一攤子事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