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錢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理想。
現在國庫漸有入不敷出之勢? 國朝要修長城、直道,要移民實邊,要疏浚河道? 各種各樣要花錢的地方多了? 給百官漲俸祿福利算什麼鬼?
如果不是顧忌著君臣之間的禮儀和大義? 李若冰甚至都想告訴趙桓——你錢多? 你有錢給戶部不好嗎?哪怕就是把這錢發給百姓? 那也比給官員加福利更好!
可是……趙桓本來也沒打算單純的給大宋的官老爺們漲福利啊? 又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兒乾了……
“自朕禦極以來,有多少人是因為貪腐被殺的?”
斟酌了一番後,趙桓還是開口說道:“朕能殺一個兩個,十個百個,可是朕能把大宋所有的臣子都殺乾淨嗎?或者 朕在的時候? 還能鎮得住他們? 可是等朕龍馭賓天了? 後世子孫還能不能鎮得住他們?”
“官家春秋鼎盛……”
李若冰本能的先說了這麼一句,隻是說完 之後,李若冰也反應過來了。
“官家的意思是?”
李若冰試探著問道:“可是有什麼法子解決這個問題?”
趙桓點了點頭? 嗯了一聲道:“朕的意思是,以後從每個官員的俸祿裡麵扣除一部分做為養廉金,國庫再補貼同樣的金額,待到官員離任還鄉之時,若無貪腐或其他違犯大宋律的事情,便將這些年扣下來的錢,還有國庫補貼的錢,一次發給該官員。”
“以李卿你為例,你每月的正祿是三百貫,那就每個月扣下三十貫,國庫同樣也拿出來三十貫,這一共是六十貫錢,暫且存在國庫或者吏部或者隨便什麼地方。假設李卿十年之後告老還鄉,合計便是一百二十個月,每個月六十貫的養廉金一次發給李卿,便有七千二百貫。”
“當然,這個三十貫、六十貫也隻是朕隨口一說。或許可以把李卿的俸祿提高到四百貫,每個月扣下一百貫,這樣兒一來,一個月便有了兩百貫,十年後便是兩萬四千貫。”
隨著趙桓一點點兒的把養廉金的想法說出來,李若冰也大概理解了趙桓的意思。
養廉金的存在,一方麵變相提高了官員的待遇,另一方麵也是拿養廉金吊著官員,讓官員顧及到養廉金而不敢貪腐。
斟酌了一番後,李若冰覺得這個法子確實不錯,隻是出於謹慎,李若冰還是躬身道:“啟奏官家,臣以為此事事關重大,該召李相與莊尚書共同商議。”
而當莊成益聽過了趙桓關於養廉金的設想之後,頓時就敏銳的發現,戶部又可以減少一大筆官員俸祿的支出了。
沒錯,就是減少官員得俸祿支出——
從朝堂到地方,官員的數量沒有五千也有三千,即便按照最少的三千來計算,每個人每月扣下來十貫錢,每個月便能節省掉三萬貫的開支。
而莊成益覺得,哪怕有養廉金的存在,大宋官場上的官老爺們一樣會變著花樣兒的貪,到時候依舊有大部分的官員拿不到這筆養廉金不說,還會把辛苦貪來的錢財貢獻給國庫。
簡直就是一石三鳥。
ps:這是第三更了吧?理直氣壯的求票!順便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