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趙桓的蛻變(第四更!求票!)(2 / 2)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3992 字 11個月前

見李若冰等人都將目光投向自己,高子安便嗯了一聲,說道:“具體能開采多少年,現在工部也沒有勘探明白,隻能說儲量巨大,最少也能開采個百十年。”

“而且每年可開采出不少於二十萬兩白銀。”

“甚至有可能達到三十萬兩。”

“工部已經留下人手在瀛州進行後續的勘探,而且會在近期組織一批工匠,隨戶部的移民一起前往瀛州。”

然後李若冰等人的臉色就變了。

莊貔貅想要指揮吏部或者禮部做事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大家都是尚書,都是平級的正二品大員,誰也不比誰低一等。

但是現在,是吏部和禮部、兵部要主動做事了。

“瀛州布政使司的官員明天就能挑選出來。”

李若冰道:“還有那個什麼石見那裡的州官、縣官、鄉官都會一起挑好,實在不行,就先從開封府這裡抽調一些積年老吏。但是你們禮部也得趕緊想辦法,說動官家開上幾次恩科,好把缺少的人頭都補上來。”

方子安嗯了一聲,說道:“明天……不,待會兒我就進宮去求見官家。今年眼看著是來不急了,但是我們完全可以爭取在靖康六年的時候直接多開幾次恩科。”

兵部尚書李文德道:“我們這邊沒有問題,隻要你戶部準備好人,我們兵部這邊就能安排人手護送。但是……有人願意往瀛州那邊遷移嗎?”

……

當然沒有人願意往瀛州那邊遷移。

如果是前些年動不動就吃不上飯的時候,有個往瀛州遷移就給錢給土地給種子、農具的好機會,大宋的百姓或許會為了這個機會而搶破頭,人腦子打成狗腦子都不稀奇。

但是隨著趙桓登基之後先是永不加賦,接著又是什麼階梯稅率,緊跟著大量的地主清退了田地,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宋的百姓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地可以種。就算實在沒有的,也早就跑去了甘肅布政使司和交趾布政使司。

現在再想讓大宋百姓遷移到瀛州去,基本上就意味著這些人要放棄大宋這邊的一切,比如鄰裡關係,比如家裡的土地和院子,又比如宗族間的關係,一切的一切都得等到了瀛州之後再重新開始。

簡單來說,就是大宋的百姓也被趙桓給慣壞了。

這也是為什麼趙桓要直接決定從汴京、湖廣、浙江、福建、江西這五個地方遷移百姓過去。

當一個人在規則之中無法獲取到好處的時候,會無比的痛恨規則,就像是剛穿越過來的趙桓一樣。

但是當一個人不光在規則能獲取到好處,還掌握了玩弄規則的話語權之後,那麼這個人就會自動自覺的去維護規則,就像是現在的趙桓一樣。

如果是剛穿越過來,趙桓肯定會選擇任由百姓自己決定,然後再許出諸多的好處來利誘百姓遷移,因為那時候的趙桓根基還不穩,必須得爭取民心為己用。

現在……趙桓雖然依舊會給出諸多的好處,但是百姓願不願意往瀛州遷移,卻已經由不得百姓自己選擇了。

ps:第四更了!求票!求票!求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