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擴大產量,就得開設新的鹽場,雇傭更多的人手,成本一樣降不下來,唯一的好處就是實打實的提高了產量。
然後問題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因為食鹽的不可替代性,無論產量再怎麼提高,也會因為各種亂七八糟的原因而難以影響到最終的銷售價格。
除非徹底放開對鹽業的管製,任由民間去海邊曬鹽或者承包鹽礦、鹽池、鹽井並且生產、銷售。
但是,無論是從從朝廷財政收入影響的角度來說,還是從食鹽對於一個國家的影響來說,徹底放開對鹽業的管製都算不上什麼事兒。
“十年,朕打算用十年的時間,把鹽的價格徹底降下來,降到每斤鹽隻需要三文錢。”
沉默了半晌後,趙桓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
“第一步就是先提高鹽的產量。”
“回頭讓皇家學院那邊琢磨琢磨,看怎麼才能把鹽的產量提高上去,同時把成本也降下來。”
“第二步,就需要莊卿的配合了。”
忽然聽到這事兒還需要戶部的配合,莊成益頓時支愣起了耳朵,躬身道:“請官家吩咐。”
趙桓嗯了一聲,屈指彈了彈桌麵,說道:“收回鹽引撲買,由少府牽頭,中書省跟戶部配合,建立大宋鹽業集團。”
“建成後的大宋鹽業集團,必須要把銷售網絡鋪滿整個大宋,店鋪要開設到鄉、鎮一級,承攬大宋所有的食鹽銷售。”
“也就是說,以後無論是解州鹽池,還是四川的鹽井,或者其他什麼地方的鹽礦、海鹽,但凡是生產出來的鹽,就全部由大宋鹽業集團來銷售。”
莊成益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說國庫沒錢——
把四十文的鹽降到三文錢?這特麼用屁股想想都知道,哪怕這個大宋鹽業集團以後能賺錢,那它前期也必然是虧成狗的那種血虧,甚至有可能根本就賺不到錢!
而按照官家的要求來看,隻要這個所謂的大宋鹽業集團一天沒賺到錢,國庫就得拿出錢來補貼他一天!
這得補貼多少錢進去?
更彆說還有收回鹽引撲買的前置條件——光這一條,就意味著大宋每年的鹽稅要少四千萬貫!
四千萬貫啊!都夠買八百萬個勞工了!
或者說的再簡單直白一點兒,就是這四千萬貫如果單純的用在軍事上麵,都足夠官家再出去打一場滅國之戰了!
一場滅國之戰能給大宋帶來多少好處?
現在因為官家輕飄飄的幾句話,四千萬貫沒了,國庫還得拿出錢來補貼,這特麼不是要老夫的命麼!
心裡瘋狂的吐槽了半晌之後,莊成益才躬身道:“啟奏官家,這鹽業集團要辦也可以,但是得正常交稅,而且前期的虧損,官家的內帑是不是也得補貼一部分?”
趙桓意外的瞥了莊成益一眼,笑道:“今天這是怎麼了?向來一毛不拔的莊貔貅居然轉了性子,肯在這件事上大出血了?”
莊成益黑著臉道:“啟奏官家,臣雖然一毛不拔,但是孰輕孰重,還是能分得清的。官家要將食鹽的銷售權收歸朝廷,乃是為了天下百姓,臣自然不能在這件事情上拖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