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康六年顯然不是什麼好年頭——
先是一場牽連了兩萬人的大案殺的人頭滾滾,接著又是吳麗榮和許振華兄弟的謀逆大案,九族全算進去雖然沒有幾萬人,但是好歹也有個幾千人,同樣也是人頭滾滾。
而且許振飛率兵衝擊行在、當眾刺殺天子的行為,無異於一悶棍敲到了樞密院的頭上。
改製,改製,原本是想往好的方向改,可是改著改著,居然就出現了許振飛這種破事兒,在朝堂上的一眾大佬們不敢把矛頭對準趙桓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的就把矛頭全都對準了樞密院——
就說你們這些丘八不靠譜,但是也沒想到你們居然這麼不靠譜!
頭發已經全白的種師道也因此而下了狠手。
找皇城司扛把子何薊借人,找東輯事廠督公無心借人,找禦史台扛把子沈顥借調人手,再加上兵部和樞密院抽調出來的人手,直接組建了一支五部門聯合調查組,對軍中來了一次徹頭徹尾的大清查。
種師道這次也是真的發了狠——從駐守汴京的禁軍、廂軍開始查,然後逐漸往周邊的那些駐軍查,最後慢慢擴大到整個大宋。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凡是年齡已經大了的,有舊傷不適合繼續征戰的,考核水平不夠的,跟地方上有密切關係的,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勒令告老還鄉,就連上了斷頭台的也不在少數。
“軍中該殺者一百三十三人,勒令致仕者三百七十二人。”
將這次清查行動的結論報告跟告老的辭呈一起遞給無心之後,種師道捋著胡須說道:“臣原本還想著慢慢梳理軍中的人和事,可是這一次許振飛的事情給老臣提了個醒,就是軍中的事兒,一點兒也耽擱不得,也由不得臣來慢慢梳理。”
“現在終於把軍中都徹底清理了一遍,當初講武堂一期的那些人也都慢慢走了上來,以後,應該就不會再出現像許振飛這樣兒的情況了。”
“老臣有生之年,能隨官家南征北戰,看著我大宋開疆擴土,如今又徹底清查了軍中,清理了數百害群之馬,老臣便是立時死去,也能瞑目啦。”
說完之後,種師道又從登子上站起身來,躬身拱手拜道:“老臣年邁腐朽,已經不堪再為官家驅策,請官家褫奪了老臣身上的爵位和官職,允老臣告老還鄉。”
趙桓的眼眶有些酸。
搶在自己這個皇帝下手之前搶先下重手把軍中清理了一遍,而自己這個官家把種師道罷官去職,則是能好好收買一波軍心,等於是種師道自己攬下了所有的責任和罵名,而自己,依舊是那個英明神武的皇帝。
真就是凡事怕對比——看看那些被清理出軍伍的,還有那些被送上斷頭台的,再看看種師道。
“種卿年紀確實大了,朕也不能再強留種卿。不過,種卿要告老還鄉歸告老還鄉,去職奪爵的事兒就算了。”
笑著搖了搖頭,趙桓又對無心吩咐道:“擬詔,加種卿為太尉,太子少保,拜陳國公,隔代降等襲爵。”
種師道想罵人——瞧瞧這都封的什麼玩意?太尉?少保?怎麼就透著那股高俅味兒呢?
ps:今天拿《唐朝好太子》祭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