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郭京老神仙就毫不怯場的好一通吹牛逼,直接表示想要解決金富軾不難,難的是心誠——
首先得沐浴齋戒三天,準備好供奉上天的三牲,同時還要準備七七四十九個童男外加七七四十九個童女布置法壇,然後再用七千七百七十七個生辰八字相符的“正兵”布陣,如此才能布下六甲陣。
這六甲陣可不得了——臨敵之際,正兵不動,隻須撒出七千七百七十七顆豆,便能化為七千七百七十七個“神兵”,到時候誰來就讓神兵乾誰,保管讓他金富軾變成金赴死,樸成性讓他變成樸到死。
被郭老神仙深深折服的王構當即就表示,不就是齋戒沐浴,準備三牲和七七四十四個童男外加七七四十九個童女嗎,這事兒簡單,乾了!
但是郭京老神仙表示這幾個條件是最簡單的,難的是上哪兒去找七千七百七十七個生辰八字符合要求的“正兵”,一旦找不到,這六甲陣的威力就會大打折扣,彆到時候沒弄死人家金富軾反倒被人殺給反殺嘍。
王構覺得老神仙說的對。
然後王構就大手一揮,表示除了自己跟自己的那些兒子們之外,剩下整個高麗王城之內的所有士卒、青壯都隨你老神仙挑選,務必要湊齊七千七百七十七個“正兵”,好乾死金富軾跟樸成性。
再然後,王構就按照老神仙郭京所要求的,在不用宮女和妃子服侍的情況下,獨自一人誠心沐浴、齋戒,左正言鄭知常被王構安排到老神仙手下聽用,主要就是負責替老神仙征集童男童女,準備祭祀用的三牲、祭品。
與此同時,鄭知常還親眼見證了老神仙是如何挑選七千七百七十七個“正兵”的——八字不符者不要,身高不足者不要,不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子不要。
總之就是各種條條框框要多嚴苛就有多嚴苛的選拔標準,在把駐守高麗都城的數萬士卒都遴選一遍之後,也隻是勉強湊齊了五千來人,最後又不已又從棒子都城的十幾萬青壯中挑選出來兩千多個,勉勉強強湊夠了布陣所需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個“正兵”。
然後這些“正兵”就統一卸下了戰甲,穿上了道袍。
老神仙說,穿道袍是布陣所需,而且這些“正兵”也不需要出戰也不能隨意亂動的,臨敵之際真正出去打仗的是那七千七百七十七個豆子所化的神兵。
鄭知常也覺得老神仙說的對——
隻要這些“正兵”在城裡,老神仙就能一次又一次的撒出“神兵”,反正神兵都是豆子所化,怎麼死都不用心疼,所以這些正兵穿盔甲還是穿道袍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情,沒必要因為這點小事兒而惱了神仙。
然後鄭知言就更加積極用心的配合老神仙布置法壇,操練正兵。
再然後,這消息就傳到了趙桓的禦案案頭。
“這郭京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趙桓就很好奇——因為自己的出現,舉薦了郭京的孫傅沒能成為兵部的尚書右丞,同樣也沒能同知樞密院,郭京這個老神仙自然也就沒撈著出場的機會。
所以,他又是怎麼跑到棒子那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