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的話音落下,整個大帳裡麵的氣氛頓時就熱鬨了起來。
對於耶律大石跟這些原本的遼國大臣們來說,跟宋國之間怎麼樣,那是跟宋國之間的事情——
以前遼、宋兩國之間還經常出現互相打草穀的現象呢,但是一旦其中一方的百姓遭了災,另一方往往會派人帶著糧食帶著錢去賑濟。
反正互相看著不順眼是一回事兒,沒把對方當外人是另一回事兒。
包括宋國小皇帝在書信裡麵口口聲聲的把耶律大石當“王兄”甚至毫不掩飾的把耶律大石當成臣子來對待,耶律大石跟這些遼國大臣們都表示無所謂。
反正看宋朝不順眼,尤其是看上皇趙吉翔不順眼,並不影響耶律大石和那些遼國大臣們把趙桓當成遼、宋兩國的皇帝來看。
就像蕭齊跟著出使了一趟大宋,結果弄了個大宋的戶籍回來,耶律大石跟這些遼國大臣們都知道,而且都沒當回事兒,甚至還有很多人暗中羨慕蕭齊走狗屎運。
但是這個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個塞爾柱帝國,國主妄稱皇帝也就算了,現在居然還特麼敢派人來我大遼裝個逼?
還特麼能用箭射斷敵人的頭發?控弦十萬的大遼都不敢說話話,你一個不知道哪兒冒出來的蠻子你在這樣兒裝你老母呢?
想到這裡,耶律大石又仔細回想了一下自己寫給塞爾柱國國主桑賈爾的信——
當時耶律大石帶兵去乾西喀喇汗國,曾經賣了高仙芝還叫囂“老子打的就是友軍”的葛邏祿人這次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居然要主動給耶律大石當帶路黨。
這下子耶律大石可就樂嗬了。
西遼能打不能打的,主要得看對手是誰。反正耶律大石覺得自己乾不過金虜更乾不過宋朝的小皇帝,但是放到西域那還不是虎入羊群?現在又有了葛邏祿人當帶路黨,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乾就完了!
然後西喀喇汗國就涼了,西喀喇汗國的扛把子馬赫穆德汗更是一口氣逃到了撒馬爾罕去總結戰爭失敗原因。
在撒馬爾罕認真的總結了戰爭失敗的原因後,馬赫穆德汗,發現是葛邏祿人幫助了契丹人。
然後馬赫穆德汗就決定向葛邏祿人複仇——儘管馬赫穆德自己的實力不怎麼樣,但是他舅舅就是塞爾柱帝國的蘇丹桑賈爾。
再然後,耶律大石就好心好意寫封信給桑賈爾:葛邏祿是我耶律家的馬仔,若是有什麼做的不對的,你好歹也是一方霸主,多少看在我的麵子上,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你看看,這話說的多到位?
耶律大石心想這要是換成宋國那小皇帝,光衝你那什麼東方與西方之王的名頭就得把你剁了築京觀,老子不光沒起兵去剁你,還特麼給你寫封信,多多少少還斟酌了一番措詞,按說就夠給你麵子了吧?
結果你個姓賈的倒好,還特麼派人來嚇唬我?
老子先把你的馬仔給你剁嘍!
想到這裡,耶律大石就神色不善的盯著賈桑爾的使者,冷笑一聲道:“趕緊的,用鋼針紮斷你的胡須。”
使者拿著遼國侍衛遞過來的鋼針,揪著一根胡須比劃了半晌,偶爾還會因為扯動胡須而疼的呲牙咧嘴,然而卻沒能把胡須紮斷。
“拖出去,拖死。留個隨從,讓他把屍首都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