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的語氣,不容易置疑的態度,趙桓將民主這兩個字的精髓詮釋得淋漓儘致。
趙桓自己打扮成了士紳,趙諶這個大宋的太子爺被打扮成了地主家的傻兒子,莊成益跟高子安這兩個尚書被打扮成了官家和親隨,楊再興被打扮成了家丁護院,何薊跟無心帶著皇城司和東廠的人暗中跟隨保護。
剛剛走到皇城的一個小門,門外就傳來一陣諸如“炊餅~”、“梨子~”之類的叫賣聲,讓向來喜歡親近民間的趙桓為之精神一振。
有一說一,老趙家的皇城絕對是曆代大一統皇朝之中最為寒酸也是最為親民的那一個,甚至連皇帝想要擴建皇城都得考慮城中百姓不願意搬遷等等因素,也使得民間百姓願意親近老趙家的皇帝。
這些,從老百姓每年都會自發的往宮裡送元宵節花燈、敢在皇城根子下擺攤而不擔心被驅趕等方麵就能看的出來。
但是那些百姓們不知道,他們所崇拜、尊敬甚至為之驕傲的大宋官家,此時正在問一個極為煞風景的問題。
“那些賣炊餅、梨子的,可都交稅了麼?”
趙桓一邊向前走著,一邊對莊成益道:“或者說,他們是怎麼交稅的?朕不相信你這個老貔貅會免收他們的稅?”
被趙桓這麼一說,莊成益頓時就叫起了撞天屈:“啊喲喂!臣是貪錢了些,可是他們那三瓜兩棗的,還犯得上微臣去惦記?微臣收他們的稅,可都是依著大宋律來的!”
趙桓正一邊向前走一邊點頭——瞧瞧,都說莊貔貅吝嗇貪財,拉出顆黃豆來他都恨不得涮涮再吃回去,這不也轉了……???收稅依著大宋律?這叫不惦記?
是朕這個皇帝對不惦記這三個字有什麼誤解?還是你莊貔貅對這三個字有什麼誤解?
還大宋律?大宋律裡麵的商律,不就是你們戶部跟刑部一起商量著搞出來的?
想到這裡,趙桓便笑嗬嗬的說道:“連這種小販都不忘記收稅,莊卿還真是時刻不忘為國聚財之責啊。”
莊成益一時有些拿不準趙桓到底是在誇自己還是在損自己,於是他直接把趙桓的話當成了誇獎:“微臣當不得官家之讚,正所謂聚沙成塔,堆土成丘,為國聚財,本就是微臣這個戶部尚書之職。”
想了想,莊成益心裡忽然又有些不舒服——萬一,萬一這狗皇帝不是在誇獎自己而是在陰陽怪氣呢?
然後莊成益就搶先陰陽怪氣了起來:“官家操心的是整個大宋,這幾年經常在外帶兵征戰,大宋之內又在不停的進行營造新都和修橋補路等大工程,這區區一兩文錢的稅收,自然不會放在官家心上。”
“沒法子,微臣這個戶部尚書也隻能摳摳搜搜的,不敢放過任何一個能往國庫裡麵弄錢的機會。”
“雖說憑白落得個貔貅之名,可是這國庫裡麵的錢財也正是這麼一文一文的攢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