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環三謀回趙姨娘,仁大豪言赴浦東(2 / 2)

王仁嘖聲道:“當年環三爺也是榮府的主子,怎麼如今在這邊倒成使錢住客棧的活計?還不如往我那邊去住著,不過收你些柴火茶水錢就罷了。”

賈環早非少年時,頷下蓄著短須,對這話不為所動,隻麵上歎道:“到底是分了家,不必以前。”

王仁擺手落了座,問道:“前些天那事,怎麼樣?”

賈環道:“這事,或許——”

不待賈環拒絕,王仁便打斷道:“這可不是要膽小的,你不曉得,曆來這種官府變動,就是要叫人大發橫財的時候!”

賈環頓時啞然。

王仁接著道:“你好好想想,前朝時每年不過收個兩三千萬兩銀子的稅,本朝卻翻了個倍。還不是因為那些個東洋、西洋、南洋的銀子都跑到我們這邊來了?咱們往外最多買些個自走鐘等小玩意,卻整船整船的絲綢、茶葉、陶器往外賣。這還是洋夷不許登岸的時候,如今許他們上岸了,撿個瓦片都當寶,這錢叫彆家賺去了,還不如咱們自個賺。”

話說的再多,賈環的心卻不在這上麵,連連擺手。

王仁頓時急了,氣道:“這是白撿的銀子!賈璉在南邊盯著,知道各家各戶都賺錢,要收重稅。但咱們兩家是什麼關係?我是太師府的舅子,你是太師府的兄弟,樂善王府管家媳婦的親弟弟,哪個衙門敢上門?到時候彆家拘著不好賺錢,咱們卻正好發這筆財!”

這話說的有條有理,賈環不免詫異道:“以前見麵的少,真不知道仁大哥有這眼見?”

王仁自得笑道:“可不止如此,我猜著了,你是見彆人個個當官了眼厭,就不肯放下身段做生意,也好辦。”

賈環請了杯茶,問道:“這事有什麼見解?”

王仁不急著吃茶,起身來,看了看暖閣外頭。

見著前後沒人,才是坐了回來,對上賈環殷切目光。

王仁道:“誰不想做官去舒坦?當年要不是運氣差了些,子騰老爺不肯幫忙,我也是做到了參將總兵的人。幸好眼下,還算是有機會。”

眼下王仁可是年近四旬了,這話倒有幾分可信。

賈環忙遞了遞茶水,麵上也熱切了。

王仁再道:“也就是看在兄弟你的麵上,才把這大好的事同你說。朝廷曆來是不許洋夷上岸的,言語怪異,麵容醜陋不說,還信奉景教,最愛聚眾生亂。而海商人家兩手倒賣,地方賺一份,洋夷手裡再賺一份,本來是盆滿缽滿,如今新政準洋夷上岸了,誰肯答應?”

賈環仔細聽了,讚歎道:“這麼說,新政的禍事不小,虧了仁大哥好見識。”

王仁道:“依我看,賈璉不會一直在東南壓著,或一年半載,或三年五年,總是要鬨出事情來。到時候咱們做了大商,各種事都好做,早就早跟著鬨一鬨,晚就晚跟著鬨一鬨,朝廷裡總有憂心害怕新政的大臣找咱們。”

賈環登時反應過來,訝然道:“新政是國公爺的,咱們這樣做,不是要害了那邊?”

王仁對此嗤之以鼻,道:“這算什麼,以為彆人打探不到?賈璉不待見你也就罷了,又把你娘貶到石頭城裡吃苦,咱們不靠他們夫妻,自己想法子做個官,也成過錯了?”

也是這幾天賈環奔走開釋親娘,王仁又有心關注這邊,便探聽到了趙姨娘早年間被趕來金陵的事,在這時講出。

賈環猶猶豫豫一陣,原本熱切的心卻還是消了。

得罪國公爺賈璉去做官,遠不如借著請老娘回京的風,去樂善王府找親姐姐探春幫忙。

心中拿定了主意,賈環道:“我出門的機會又少,跟著做什麼大事就算了,還不如談一談生意,東邊沿海的銀子真就那麼好賺?”

王仁雖說遺憾,但還是打起精神道:“好賺!門路我都找好了,就少些打點的本錢,這才來尋親戚。”

賈環估摸了一下自個帶來金陵的銀子,半響後抬頭道:“我拿一千五百兩銀子出來,算借給姨哥哥的。”

“這……借?”

“仁大哥用不上?”

“可彆,就當是借的也好。”

“咱們按規矩來,明年這個時候還兩千兩給我就是。”

“這是幾分利?自家親戚,怕是多了些。”

“那就兩年還兩千四百兩,不成便不成,成就找林大管家立個字據。”

……

王仁忙前忙後,總算借到了一千五百兩銀子,帶上加上其它借來的銀子興衝衝往鬆江府過來。

隻是白在人前張揚了眼見。

年關還沒到,就倒賣絲綢虧了一千五百兩,沒心思回金陵過年,

第二年年初,又因為拒稅,被太師府長史甄玨批令抓捕,拿貨物抵了稅去,才將一窮二白的王仁放了出來。

明正了典刑,浦東新縣各路商戶見這慘狀,又聽聞賈太師在閩地打贏了仗,紛紛主動繳稅不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