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他年我若為丞相(2 / 2)

輔政大臣、都太尉統製高譙以‘清君側、討國賊、勤王保駕’之名聚眾謀反,被樞密使林衝於京營駐地擒獲處死。

至此,先皇所設立七大輔政大臣,隻剩其三。

時歲十二月初。

小皇帝於乾清宮召見丞相賈智深。

馮紫英所部早已接管乾清門防務,賈智深收到旨意,自臨敬殿出,轉進後宮。

乾清宮如今清冷,多年沒有官員過來上早朝,已經回轉用途,再變成了皇帝寢宮。

賈智深進殿來下輯見禮,小皇帝起身相迎,君臣互相見過。

“我就老看這樣好…”

太妃薛氏也在,為賈智深賜座,笑道“你們到底是先皇顧命重臣,又多是長輩,皇帝年輕,不好看你們跪。”

賈智深回道:“這事容易,太妃和陛下既然有這個意思,下個恩旨給樂善王爺和文大人就是,不須問我。”

小皇帝本就是想分賈智深見君不拜的特權,聞言頓時歡喜。

寶釵也是笑了笑,道:“那就勞煩太師在臨敬殿和王爺、太保(文時起)說一聲。”

賈智深點點頭,對此全然不以為意,隻另外侃侃而談一番。

“跪禮這事,聽說上古先秦之時,君臣是坐而論道的,唐宋之際,臣子就要站著去稟告國政,再從有明一朝至今,臣子就都要跪著啟奏差事了……”

“這是君臣綱常之理!”

小皇帝道:“維係天家威嚴,便是維係江山社稷、百姓安危!自有明一朝以來,還從沒有過地方大員割地叛亂的事,先秦漢唐不能比,由此可見,祖宗此法是大有道理的。”

賈智深聽得搖頭。

“君主威壓太過,百官不得上進,把好好的心氣敗落了。”

“再有那些個讀書人,一個個隻嘴上說得好聽,其實最愛計較短長,都沒了關心國家大事的誌氣。”

“微臣翻了史書,隻見自有宋一朝之後,墮落貪官越出越多,或許和這君臣綱常之法愈演愈烈也有些關係?”

小皇帝聽得自是暗恨不已。

君臣綱常哪裡能這麼赤裸裸的說出,難道是有意擠兌他?

“太師這是要治經典,鑽研學問?”

當朝太妃娘娘薛氏聽得賈智深那話,免不了心中一陣歡笑。。

“……沒想到最先就要挑朱夫子的過錯,實在叫人刮目相看。”

“什麼朱夫子,也隻有兩隻眼睛一張嘴罷了。”

賈智深跟著笑了笑,又道:“微臣既然擔任丞相,總要為國做些事。依俺看,既然要免輔政大臣的跪禮,不如乾脆將百官跪禮都免了,看我鑽研得這學問對是不對。”

寶釵收了笑意,忙道:“這事不急於一時,祖宗之法,哪裡好輕易變動的。”

“那就先免了二品以上大員的跪禮。”

賈智深看向寶釵。

祖宗之法被改得多了,不差這一次。

寶釵若是還念著什麼天家威嚴,那更是笑話。

最近幾代皇帝,哪個不是登基前要在皇城廝殺一陣。

去年賈智深還將忠順王的首級懸掛到了午門,天家威嚴早被壓得不成樣子。

邊上小皇帝聽得越發鬱悶。

本是尋賈智深來說話,卻冷不丁先被請走了收官員跪拜之權?

小皇帝連忙提起正題,道:“太師從臨敬殿過來,應當知道了朝鮮國上書,提起我朝東省女真人入寇其國土之事。”

賈智深頷首道:“這事前兩日就到了丞相府。”

小皇帝愈恨,隻勉強忍耐下,回道:“女真乃邊疆野人、金蒙古,開國時與高祖征伐疆場,尚未治其罪責,今又欺我友藩。太師秉政以來,羅刹國北卻、草原安定、西疆鹹服,海域清平,唯有東省內女真部族時有動亂,叫國朝不知如何處置才好,還請太師教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