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眾驚得睜大了眼,竟然是明王朝大名鼎鼎的青官瓷!
看著自己官窯出土的青瓷,被現代科技投放成各色光影,再次擺放在他麵前。
謝明舟頓時有些不可思議。
當年的王土,臣民,匠人如同浮光掠影閃過眼前。現代人隻能通過一個又一個不完整的物件,去窺探千百年前的風光和奇景。
不過幸好,文化以這種方式傳承了下來。
頭頂的燈光照刺得他眼睛輕眯了下。他抬頭掃過了觀眾席,所有人仿佛受到了洗禮沉靜下來,欣賞著小小的器件。
沈玉橋麵帶微笑,溫柔的聲音如同清泉緩緩道來:“大明時期,國內的製瓷工藝百花齊放,達到了鼎盛時期,而這個官窯瓷正是最具代表性的......”
觀眾也默不作聲的聽著,仿佛被帶入了那個輝煌的年代裡,被人遺忘的匠人們重回熒幕,衰落已久的燒瓷法回到人們視野,讓人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隻有謝明舟神色複雜地望著瓷器,沉默不語。
“你說是嗎,明舟?”沈玉橋按照台詞,把話茬遞給了他。
謝明舟還沉浸在恍惚中,半晌恢複了神色,勾起唇角附和:“玉橋說的不錯,明王朝青瓷的製作水平很高,品種豐富多樣。”
原本肅穆的氣氛僵硬了一瞬,台下笑出了聲。
“這謝明舟台詞好乾巴哈哈哈哈!”
“好水啊哈哈。”
“沒文化還硬來,不是來找打嗎?”
“這麼一對比,沈玉橋真是寶藏啊啊啊!什麼都懂好有氣質!”
謝明舟目光還流連在紋飾上,遲遲沒移開。
沈玉橋看了眼他,接著道:“為了展現祥瑞之兆,瓷器的的正中央,”
說到儘興,沈玉橋輕輕抬手,食指指向飽滿的瓷身,柔聲道:“中間,雕刻著龍......”
說著,笑容凝固。
他的手指下方,哪裡有龍,分明是隻麒麟。
他竟然說錯了!
沈玉橋白淨的額頭沁出冷汗,指尖發涼,當著幾百萬人說錯這麼嚴肅的東西,不得淪為笑柄。
但他記得台詞裡有龍字,心下一緊,仿佛要尋找記憶中的“龍紋”一般,他顫抖伸手,摸索青瓷的邊緣。
長指伸到一半,卻被一隻修長的手截住去路,溫熱的掌心貼著他的手背,按了下來。
酥麻的感覺由手蔓延全身,沈玉橋呼吸一頓,理智猝然回籠——他剛剛差點親手去碰瓷器,連手套都沒帶,這可是犯了文物大忌!!
還好謝明舟及時阻止了他。
他失神側頭,謝明舟已經淡定收回手,看向鏡頭,不疾不徐接上話:“玉橋說得沒錯,這裡的確刻有龍——的兒子,麒麟。古人雲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麒麟便是其中之一。”
吐字有力,語調慵懶,帶著獨有的沉穩感。
這是全場謝明舟第一次正兒八經說話,觀眾們也驚訝了下。謝明舟這劃水的,竟能說出民間典故?!
沈玉橋也怔愣住。
“根據傳統,一般有麒麟的地方,都會搭配火焰紋。”見沈玉橋神色異樣,謝明舟索性幫他說完。
下一秒,舞台的燈光漸暗,鏡頭直接對準背後的屏幕,播放紋飾由來的紀錄片。
黑暗裡,沈玉橋想道謝,一道低沉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溫柔又勾人:“剛才失禮了。”
看不見,其他感官被無限放大。溫熱的氣息灑在他耳側,仿佛情人低語一般,沈玉橋的臉頓時蹭蹭發燙,不自覺摸了下餘溫尚存的手背。
舞台再次亮了起來,照亮沈玉橋不自然的表情,和謝明舟似笑非笑的臉。
坐在場下的許導內心疑惑,剛剛的台詞,明明應該沈玉橋來說才對,算是瓷器的點睛之筆,怎麼被謝明舟搶了去?
不過就兩句台詞,觀眾也不會記得。
謝明舟和沈玉橋解說完後,專家們紛紛以專業的口吻為青瓷作科普。雖說是專家,但也提前準備好了台詞和資料。
青瓷的鑒賞結束後,謝明舟不緊不慢退到邊上,這第二場鑒賞就更沒他什麼台詞了,全是專家和沈玉橋評鑒,
第二件重頭文物被搬上場時,所有人都被半身高的箱子吸引視線。
箱子上方,貼著一張金邊紙條——物品價值千萬,慎重保護。
字跡遒勁有力。
主持人神秘兮兮道:“送走了青瓷,大家猜猜這第二件文物是什麼?”
所有人搖搖頭,謝明舟頗有興趣掃過箱子。
這次又會是他的哪件文物?
主持人笑道:“如果第一件文物是由文物局提供,那麼第二件來頭更大,是來自一位私人收藏家。”
全場人屏住呼吸。
“相信這位收藏家大家都不陌生。”主持人笑了笑,“他就是現在古董圈最有資曆的收藏家,也是傅氏集團的掌權人——傅沉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