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總......?”
這時場邊走來一個挺拔的男人。
徐導和副導看見傅沉故,剛想起身,卻見傅沉故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示意他們繼續。
傅沉故走到場邊,知道今天是謝明舟的殺青戲,心裡總有股念頭讓他想來親自看看,於是剛和人談完項目,就馬不停蹄趕來,結果聽說劇組場子被占領的事。
和秘書處理完場地的事,他才找來影視城門口,第一眼就瞥見了躺花樹下,那道安靜又極美的人影。
傅沉故目光一瞬不瞬盯著樹下的人,內心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衝動,一種想立刻走到那人身邊的衝動。
史書記載,明帝逝去後,沈相繼承遺誌,扶持年幼皇子上位,頒布“偃武修文”大令。
從那以後,舉國上下文化飛速發展,湧現大批名留青史的文人墨客,畫家,匠人,戲曲家紛紛登台。一條又一條商路擴建,遠在大西洋的國家見到東方文化,派使臣送來了西方工藝品。
文化鼎盛,商業繁榮,被後世稱頌為“大明盛世”。
書裡還說,鼎盛時期,沈相已經成為朝內第一權臣,明帝曾賦予他功名,滋養他的野心。如今,他已經有了問鼎江山的權勢和機會。
當時滿朝預言,沈相這是要......翻身為王。
“卡!!”
安靜的片場傳來徐導果斷的聲音,一錘定音。
謝明舟嘴角淡淡揚起。這樣躺在太陽底下還蠻舒服,上一世天命難為,但也給了他重回陽光下的機會。這一世,他也有自己要走的路。
但唯一遺憾的是,他沒辦法再和某位故人並肩而行。
“謝哥。”小葉的聲音隱約傳來。
謝明舟睜開眼:“來,給你謝哥揉揉肩膀。”
眼前卻是英俊的一張臉,傅沉故正在站他麵前。
謝明舟眯了下眼,拍了拍身邊的一排長凳,眉眼一彎:“傅總,要過來坐會?這裡還挺舒服......”
話未說完,傅沉故長腿一邁,輕輕在他身邊坐下,側頭望著他,讚賞道:“演得很不錯,聽說你今天殺青了。”
謝明舟低笑一聲,望著頭頂溫柔的陽光:“是啊,還挺舍不得的,拍戲中我仿佛又活了一次。”
傅沉故若有所思:“又?”
謝明舟笑笑不語。
兩人挨著坐在樹邊,一旁的徐導和副導,看的有點不對勁,副導問:“小溫啊,傅總和明舟......什麼時候關係這麼好?”
溫陶一本正經:“嗯,挺好的朋友,高山流水那種。”
“我怎麼看......”
像同床共枕的那種,副導蹙眉道。
片刻後,兩人走到兩位導演身邊,兩位導演轉過頭,徐導手放在謝明舟肩頭,有些感動說道:“明舟,這一路來辛苦了。今天的戲非常精彩。”
副導直接給了謝明舟一個擁抱:“明舟啊,你給劇組可是帶來不少驚喜,真是個寶藏男孩。”
謝明舟拍了拍副導的後背,邊笑道:“應該的。下午就剩下玉橋那場戲。”
說著他向場邊望去,正在背詞的沈玉橋朝他揮了揮手。
”哦對了傅總,您剛才說,下午我們就能搬回場地了吧?“這時,一位場地人員問。
“嗯?”謝明舟不解轉過頭,“你是指那塊被《影王》劇組占了的地?”
“影視城那邊,傅總已經讓人重新擬了份合同,《影王》劇組已經搬出那塊場地,下午我們便可以回去繼續拍攝了。”徐導邊說,邊向傅沉故道謝。
謝明舟眼底閃過一絲笑意,看向傅沉故。
傅沉故微微頷首,淡淡道:“影視城的合同疏忽,自然不能讓我們劇組背鍋。”
下午,謝明舟的戲殺青,而沈玉橋的戲份也進入尾聲。
徐導拉著兩位主演坐在場邊,正在征求兩人的意見:“關於沈相的結局,其實我們有兩個版本。”
沈玉橋望著手裡的通告單,點了點頭。
謝明舟倒是知道結局會拍兩個版本,但兩個版本都是沈相的結局,他原先也沒有細究。
之所以兩個結局,因為曆史上沈相的結局也撲朔迷離,謝明舟來現代後也做過查證,但眾說紛紜。
主流觀點認為,沈相扶植明帝的侄子上位後,權勢滔天,雖有奪取天下的機會,但誌不在此,按照寥寥的史跡判斷,他一生輔佐明帝侄子,作為兩代謀臣名留青史。
而劇組給出的第二版結局,卻是沈相完成了和明帝的夙願,在眾人以為他要奪權的時候,卸去一身功名,自刎歸去。
“你們覺得,哪版會更合適?”徐導思索問。
謝明舟望著台本裡第二版的描述,眉頭緊蹙。
演這部戲前,他會毫不猶豫選擇一。以前他眼裡的阿行,手段狠絕,理性又克製,兩代謀臣定是他最好的歸宿。
但當他以戲外人審視這段曆史時,心裡的天秤卻不自覺倒向二。可他越想越覺得......沈書行不該有這樣的結局
沈玉橋倒是很果斷:“我會選版本二。”
謝明舟和徐導都沉默望著他。
沈玉橋頓了頓,緩緩說:“我認為,沈書行的結局,在和明帝相遇的一開始,便已經寫好了。”
他看了眼謝明舟,笑道:“不是嗎?”
謝明舟疑惑“嗯?”了一聲,半晌笑容一點點褪去。
漫天落花裡,太子蹲下身,挑起眼前白衣少年的臉,挑逗問:“你這樣板著臉,怎麼討帝王歡心?”
白衣少年斂去眼底的驚豔,認真說:“死生追隨,足矣。”
.......
良久,謝明舟才開口問:“這兩個版本都是編劇自己寫的?”
徐導回答:“版本一是根據主流觀點改寫,而版本二是根據《明帝紀事》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