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氏驚歎了一句“那等粗野之物居然還能喂養雞鴨”,歎果然是神仙手段,不是她這樣的凡人可以想象的。
搜腸刮肚的把所有知道的食譜和飼料配方這些全部告知韋氏後,就沒張昌宗什麼事兒了,剩下的都是韋氏去實施,張昌宗就一個任務——
好好讀書!
過了沒幾日,張家餐桌上便多了雞鴨肉,全都是張昌宗給出的做法。一開始做的一般,後來,韋氏大概是找到了感覺,口味越來越好,比之前世嘗過的略有偏差,畢竟有些調料找不到,有些調料……比如說胡椒,特彆精貴、值錢,韋氏舍不得放。
有些調料是現在使用,在後世不使用的,韋氏也不知怎麼調配的,雖然口感略有偏差,但做出來的卻也十分好吃,受到家裡大小們的一致歡迎。
如此過了幾日,韋氏大出血找牙婆買了兩個男仆來,年歲都不算大,十五六歲的年紀,但人都有些麵黃肌瘦。韋氏給取名叫安康和安勝,都先跟著來財學習如何做事。韋氏的意思,等安康和安勝學出來後,來財便調到莊子上任管事,負責莊子上養雞鴨的事務,已然說明做好了每月都會與他些月錢。
見韋氏諸般安排條理分明,張昌宗便開始練拳,左右他現在隻是開始練基礎,還不到需要大量進食肉食的時候,他估摸著的,等韋氏的農莊經營起來他都不見得能練好基本功,希望這個空檔的產出,能讓家裡的日子鬆快些,讓母親和嫂嫂們舍得多做幾身新衣裳。
張易之幾個初始見他站樁,還好奇跟著站了幾日,不過,張昌宗不明說的情況下,站了一日,張易之幾個便放棄了,唯有平時不太愛言語的文英跟著張昌宗堅持下來。
張昌宗看他能堅持,便每日早起去喊他一起,叔侄倆兒一塊兒站樁。站完樁,張昌宗還會跟著張易之幾個慢跑一圈。大概是人小力弱,一開始真是挺累的,差點兒就堅持不下來,但堅持下來後,那種運動後的暢快感,又讓張昌宗依稀仿佛找回了在軍隊的感覺。
文英畢竟還小,張昌宗對自己的身體很了解,對他的身體卻拿不準,不準他跟著跑步,隻慢慢地讓他跟著跑一小段便停住,慢慢地增加,免得傷了他的身子。
讀書的事情,是為了大家的生存打基礎,也是為了導張家的孩子向上,張昌宗可以請哥哥們督促。練武的事情則不然,張昌宗沒打算逼大家學,他練過他知道,練武太苦,他不強迫,也不主動,若有跟著練的,他可以教,若不練也不強迫。
倒是華為,見文英也跟著練,便也跟著張昌宗練。張昌宗也不製止他。華為一家是他們家的世仆,韋氏說過,他們家是可以相信的,若華為能堅持,倒也不失為一個臂助。
一家子孩子每天都在堅持鍛煉,有一次,張昌宗還碰上那位向武太後奏報他們好學的禦史寧孝丞,張昌宗並沒有上前,隻是遙遙地行個禮,然後又跟著隊伍跑走了。
直到有一天,張昌宗、文英站完樁後,張易之幾個終於起來,一群孩子又一起列隊準備開跑,一群孩子跑出裡坊,張昌宗遠遠看見寧孝丞和陳伯玉站在一起,福至心靈,朝張易之低聲道:“五哥,那兩位先生是我認識的,我過去見個禮,五哥你們先跑著。”
張易之點點頭,帶上侄兒們跑走。張昌宗跑過去,整理一下衣裳,方才上前行禮:“小子張昌宗,見過二位先生,先生們可是在等小子?”
寧孝丞與陳伯玉對望一眼,寧孝丞笑問:“小六郎免禮。你如何知道我們是在等你?”
張昌宗笑道:“兩位事務繁忙,今日又非休沐日,若不是來此有事,又如何能撥冗過來?小子不才,想來想去,約莫是為了小子我?”
兩人相視一笑,年輕的陳伯玉笑道:“便知瞞不過你,我確實是為了你而來,寧禦史卻是被我麻煩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