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2 / 2)

在心裡轉了一圈,劉氏道:“不瞞阿家,兒媳動身來神都前,文陽的嶽母曾請托我說,她娘家有一侄女,人品相貌樣樣出眾,年齡也可與六郎匹配,阿家可願見見?”

“文陽的嶽家?我記得是京兆杜氏吧?”

韋氏心頭一動,問了一句。劉氏點頭:“正是。京兆杜氏雖比不得五姓七宗清貴,卻也是名門,說的是杜氏正房的嫡女,看重六郎的才貌,故而請我問問。”

韋氏不禁有些意動:“京兆杜氏的嫡女……也是難得的名門淑女了,待六郎回來,我與他說說。”

神都張宅,韋氏與劉氏正為張昌宗的婚事操心,同樣的對話,在驛站的房間裡,也在上演,隻是,對象換成了太平公主和張嬤嬤。

著小丫頭們服侍著主子泡了個熱水澡去乏,讓主子趴著,給她按捏肩頸鬆筋骨,以祛除連續數日乘車帶來的疲乏。

眼看著快回到神都了,有一樁事情,張嬤嬤想了好幾天了,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殿下今日的小菜吃著可還爽口?”

太平公主趴著沒動,懶懶地道:“還成吧,這趟回程的膳食倒比往日順口些,是嬤嬤特意交待的?”

張氏一笑,道:“殿下可誇錯人了,非是老奴交待的,而是六郎特意著人先行準備的。六郎知道去時途中的飯菜不合殿下胃口,回來之前,特意使華為小哥來向老奴打聽殿下的口味,提前讓人囑咐了沿途各州縣,著他們特意按照殿下的口味準備的。”

太平公主頗感意外:“竟是六郎特意交代的?難怪我說沿途這些人怎麼便機靈了,原來是六郎的功勞,不枉本宮往日那般疼他。”

說著,眼裡浮現出幾縷笑意,笑完了,扭頭瞥了張氏一眼,道:“嬤嬤往日可不是喜歡替人表功的人,突然說六郎的好話……想說什麼?儘可直言便是。”

“喏。”

張氏應了一聲,話頭在嘴裡轉了幾轉,還是直言道:“殿下,六郎翻年便是十六了,如今他又出仕做了羽林衛大將軍,神都張宅的門檻怕是快被媒婆踏爛了!”

太平公主不語,隻是卻不再趴著,而是緩緩直起身子,渾然不管滑落的衣衫,嬤嬤連忙眼疾手快的給她披上,遮住欲泄的春光。

太平公主任由張氏給她披好衣裳,若有所思:“隻是我看著,六郎似乎尚未開竅。”

張氏一怔,頓感驚奇:“六郎今年十五,明年便十六了,還未開竅……難道是尚未長成?”

太平公主白她一眼,道:“誰家十五六的小郎還會未長成的?聽阿韋的話頭,應已長成,隻是於情事上卻未有開竅的跡象。”

張氏不解。太平公主頓了頓,道:“這兩年,阿韋在他院中也放了幾個美貌的丫頭,也不見他對誰動手。每次進宮,因他長成那樣,朝他拋媚眼的宮女也不乏其人,可也不見他對誰稍假詞色,行事頗為規矩,大郎像他這般大時,屋裡人可就有兩個了。”

主仆倆兒納悶的互相對視一眼,張氏心頭一動,突發奇想:“莫不是六郎的身子……”

太平公主斷然搖頭,麵上浮上幾分笑意,道:“大郎曾帶他去過教坊司,結果這小子居然被人逗得麵紅耳赤,狼狽而逃。大郎笑話他,為這個兩人還打了一架。六郎的身子應該沒問題。”

張氏奇道:“這…身子康健,少年人血氣方剛竟能不及於亂,莫不是……心裡有人了?”

主仆倆兒對望一眼,太平公主沒說話。張氏想了想,道:“殿下,當年大娘與張昌宗於大獄中關在一室內,兩京知曉的人不少。大娘也十四了,六郎翻年便十六,為大娘計……有些事殿下該提了。”

太平公主眼睛微微眯了眯,緩緩點頭:“嬤嬤提醒的是,此事確實該放在心上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