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道彆(2 / 2)

哎呀,臉皮經不住考驗了!對著鄭氏湛然的目光,張昌宗居然不好意思說自己天真了。鄭氏又是一陣笑,顯然心情不錯,道:“我本有心隨你到北地去,奈何身體不爭氣,未免修儀與你憂慮,還是留下吧。”

“可是……”

張昌宗還是有些不放心,他本不是婆婆媽媽的人,隻是,牽涉到鄭太太,不免就多了幾分躊躇。

鄭氏笑著拍拍他胳膊,道:“放心吧。若論身體康健,彆看我比你娘年紀大,然除了腿病,我自覺身體底子比她還好些。我呀,還想看你生個小娘子,然後撐著老骨頭幫你教養幾年。若是秀娘來,不是我高看薛氏、李氏,怕是教不出好閨女的。”

嘛,這是來自千年傳承的滎陽鄭氏的蔑視,彆說薛崇秀了,就是當今女皇對上鄭氏的蔑視,也沒有傲然以對的底氣。不過,這算是催生嗎?想不到他才十七歲就要被催生,感覺有些複雜啊!

張昌宗笑道:“那弟子便提前多謝太太了,就是為了太太這句話,怎麼也要先生一個女兒出來才是。”

鄭氏笑了笑,道:“秀娘定然是要隨你去的,雖說公主那邊定然不會對你們的事務袖手旁觀,但秀娘終究是出嫁女,有些事務公主怕是不好插手,我留在京裡,若有什麼為難事,你們離得遠的時候,或可幫著出出主意。”

張昌宗聽得感動不已:“太太已經這麼大年紀,還要為弟子操心,弟子真是……”

鄭氏嗔道:“說什麼傻話。我一個婦道人家,又已年老,日日受你奉養,能為你做的也不過是這些微末之事了。”

張昌宗不樂意的道:“太太才是說傻話,這些才不是微末之事,這些都是大事,是重要的事。”

鄭氏笑了笑,沒再多說,轉了話題,轉而問起他何時準備出發的事情。陪著鄭氏說了半個多時辰,又在她這裡用了一頓飯,張昌宗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自己屋裡休息,睡了一覺起來,天色將黒,屋裡點著蠟燭,書案處有人坐著,起身一看,是薛崇秀回來了。

掀被下榻過去,摟住她身子,下巴輕輕擱她肩上:“你何時回來的?怎麼不叫醒我?嶽母怎麼說?”

薛崇秀在寫大字打發時間,看他醒了放下筆,回頭親了他一下,道:“知道你累了便沒讓人叫醒你。母親那裡你儘可放心,我已跟她說清楚,她也不是不知輕重的人,知道一直留在京裡,於你並無益處,出去也好,隻是,她原想著讓你去做一州刺史之類的,輪換幾年再回來,不意你竟直接申請了屯田戍邊,如今詔令已下,她也不好反對,雖有幾句責罵,卻也是支持的。”

“嗯,我就知道嶽母會支持,今天我回來了,等明日我再過去拜訪一下,等跟親人們道完彆,我們差不多就該出發了,北地苦寒,要辛苦秀兒你了。”

“兩夫妻,何必說這等見外的話!”

第二日,張昌宗去公主府盤桓了一天,雖然遭了嶽母大人幾句埋怨,但是,出發前,送到他府上的物資、珍惜藥材,甚至還有穩婆、醫女、醫令這些專業人才,可見太平公主的一片慈愛之心。

準備了幾日,在九月之前,張昌宗攜薛崇秀一起,帶著人手出京赴職。出發的時候,也不知薛崇秀的那些粉絲哪裡得到的消息,比來給張昌宗送行的人還多,送出了一裡又一裡,俱都舍不得他們的薛先生去邊疆受苦,張昌宗騎在馬上,也不知受了粉絲們多少眼刀。

整整送出將近百裡地,薛崇秀都受不了了,心意堅決卻也好聲好氣的才把人勸走,隻是,張昌宗作為她夫婿,少不得遭了不少埋怨和囑咐。偶像遠行,去的還是那等邊疆苦寒之地,也難怪粉絲們埋怨了,張昌宗能理解,並且他還暗戳戳地開心——

任你們再喜歡,任你們再如何的崇拜,你們的薛先生、薛大家如今可是他媳婦兒。隻此一點,他便傲視群雄,獨樹一幟。

美滋滋.jpg

而因為薛崇秀的離開,洛陽城裡的胡人酒肆中,又被人寫了許多詩在牆壁上,當然,絕對少不了咒罵張昌宗的,一時間,竟在洛陽城裡傳為“美談”,很是讓張家的子弟們笑話了一通。

直到九月季刊出版發行,封麵文章刊登的是薛崇秀署名的文章——

《愛蓮說》。

眾粉絲初時還讀的挺激動,想不到他們的薛先生不僅樂曲譜的好,連文采也這班出眾。待某個明白人點名張昌宗有個諢名叫蓮花郎,一時間眾人不禁滿腹心塞——

個走狗屎運的張昌宗!

然後,咒罵張昌宗的詩驟然多起來,就連季刊編輯部也收到不少,其中也不乏精品。冷大主編看著投到案前的詩,默默蛋疼——

客觀講,這詩寫的還是不錯的。隻是,幾乎都是咒罵張昌宗,追憶新安郡主的,那他到底是刊登呢還是刊登呢還是刊登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